生理考纲掌握.doc

生理考纲掌握.doc

ID:53241164

大小:50.1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4-02

生理考纲掌握.doc_第1页
生理考纲掌握.doc_第2页
生理考纲掌握.doc_第3页
生理考纲掌握.doc_第4页
生理考纲掌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理考纲掌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 绪论掌握要求: 1.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即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各种腔室液等),是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直接为细胞提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条件、营养物质,并接受来自细胞的代谢尾产物。内环境最基本的特点是稳态。 2.稳态(homeostasis):是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是内环境理化因素、各种物质浓度的相对恒定,这种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实现。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负反馈。稳态是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而不是绝对稳定。 3.正反馈(positiv

2、e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正反馈,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4.负反馈(negative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在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掌握要求: 1.细胞膜的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指小分子脂溶性物质

3、由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取决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梯度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不耗能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协助下,由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不耗能。参与易化扩散的膜蛋白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经通道易化扩散具有相对特异性、无饱和现象、通道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的机能状态的特点;经载体易化扩散具有竞争性抑制、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的特点。    主动转运: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转运的过程。主动转运的特点是:(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

4、胞要消耗能量;(2)物质转运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3)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依赖离子泵(Na+泵)转运而储备的势能从而完成其他物质的逆浓度的跨膜转运。 2.钠泵的生理意义:    ①钠泵活动造成的细胞内高K+为胞质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须     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     ③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     ④由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     ⑤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

5、内电位的负值增大 3.第二信使的概念和几种常见第二信使; 4.静息电位的定义、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指静息状态下,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形成静息电位的基本原因是离子的跨膜扩散      形成机制:K+外流的平衡电位即静息电位,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5.动作电位的定义、特点、神经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膜电位的波动。      特点:

6、全或无特性,可传播性      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6.动作电位传播的机制;     局部电流在动作电位前方的静息部位首先形成电紧张电位,并在电紧张电位达到阈电位的细胞膜上引起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传导是一个由电紧张电位引起的沿细胞膜不断产生新动作电位的扩布过程。 7.阈电位的概念;     阈电位(thresholdpotential):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必须是使膜电位发生去极化的刺激,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强度使膜去极化到膜电位的一个

7、临界值,称~~ 8.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兴奋(excitation)是动作电位的同义词或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细胞称可兴奋细胞。      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细胞的~~ 9.刺激和兴奋的关系,及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不一定发生兴奋,兴奋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刺激量的大小,另一方面还与细胞的反应能力有关。刺激要使细胞发生兴奋,必需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刺激量包括三个参数(刺激的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当细胞受到

8、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后可引起兴奋。      在兴奋发生的当时以及兴奋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称绝对不应期(absoluterefractoryperiodARP);之后,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但刺激强度必需大于原来的阈强度,这段称为相对不应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