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力架受力计算.doc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

ID:53249911

大小:2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2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_第1页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_第2页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_第3页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_第4页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力架受力计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力架受力计算一、反力架的结构形式1、反力架的结构形式如图一所示。图一反力架结构图2、各部件结构介绍2.1立柱:立柱为箱体结构,主受力板为30mm钢板,筋板为20mm钢板,材质均为Q235-A钢材,箱体结构截面尺寸为700mmX500mm,具体形式及尺寸见图二。图二立柱结构图2.2上横梁:结构为箱体结构,主受力板为30mm钢板,筋板为20mm钢板,材质均为Q235-A钢材,箱体结构截面尺寸为700mmX500mm,其结构与立柱相同。2.3下横梁:箱体结构,主受力板为30mm,筋板为20mm钢板,

2、材质均为Q235-A,箱体结构截面尺寸为250mmX500mm,其结构如图三所示。图三下横梁结构图2.4八字撑:八字撑共有4根,上部八字撑2根,其中心线长度为1979mm,下部八字撑2根,其中心线长度为2184mm,截面尺寸如图四所示。图四八字程接头结构图一、反力架后支撑结构形式后支撑主要有斜撑和直撑两种形式,按照安装位置分为立柱后支撑、上横梁后支撑、下横梁后支撑。1、立柱支撑:材料均采用直径500mm,壁厚9mm的钢管,内部浇灌混凝土提高稳定性。始发井西侧立柱支撑是2根直撑(中心线长度为387

3、5mm),始发井东侧立柱是2根斜撑(中心线长度分别为8188mm和4020mm,与水平夹角分别是29度和17度)。如下图所示西侧立柱直撑型式东侧立柱斜撑型式2、上横梁支撑:材料均采用直径500mm,壁厚9mm的钢管,内部浇灌混凝土提高稳定性,中心线长度分别为4080mm、4141mm、4201mm,其轴线与反力架轴线夹角为15度。1、下横梁支撑:材料均采用250X250H钢,每个支撑由2根H钢组成,共6个直撑。一、支撑受力计算1、支撑的截面特性(1)250X250H钢截面特性:弹性模量E=196

4、X105,最小惯性矩=10800/cm4,截面积=92.18cm2。(2)直径500mm,壁厚9mm钢管截面特性:弹性模量E=205X105,最小惯性矩=41860/cm4,截面积=138.76cm2。(2)稳定性计算的最大承压力29度斜撑受力图17度斜撑受力图A、西侧立柱后支撑稳定性计算最大承压力根据欧拉公式:F==(3.16X3.16X205X105X41860)/(2X387.5)2=1427KN则西侧两根直撑能承受的最大载荷为1427X2=2854KN。B、东侧立柱后支撑稳定性计算最大水

5、平载荷8188mm斜撑(水平夹角29度)水平载荷计算:F2==(3.16X3.16X205X105X41860)/(2X818.8)2=319.5KN由于水平夹角为29度则其水平承载力F为319.5/=365KN4020mm斜撑水(水平夹角17度)平载荷计算:F2==(3.16X3.16X205X105X41860)/(2X402)2=1325.6KN由于水平夹角为17度则其水平承载力为1325.6/=1387KNC、上横梁后支撑稳定性计算中心线长度分别为4080mm、4141mm、4201mm

6、,其轴线与反力架轴线夹角为15度。此处选用最长支撑来验算。PE==(3.16X3.16X205X105X41860)/(2X420)2=1214KN水平夹角为15度则其水平承载力为1214/=1257KN3根后支撑能承受的水平载荷为3X1257KN=3770KND、下横梁后支撑稳定性计算下横梁后支撑是由8根H钢组成,均为直撑,取最长的一根(4189mm)作为计算标准,其最大承载力计算如下:PE==(3.16X3.16X205X105X10800)/(2X419)2=315KN8根总载荷为12X3

7、15=3780KN1、斜撑抗剪强度计算从受力分析可知,8188mm直径500钢管斜撑抗剪受力最危险,因此我们从该斜撑的抗剪应力计算水平承载能力。应力计算公式为σ=,而钢材最大需用应力为210MPa由此计算斜撑最大承载力F1=2EIX[σ]/L2=2X205X105X41860/8182=256KN由此力验算水平最大承受推力F=256/=527KN,从验算结构可以得出应按轴向抗压强度验算支撑能承受的最大推力。因此,所有支撑的最大承载力为2854+365+1387+3770+3780=12156KN

8、始发最大推力我们设置为8000KN,后支撑满足最大推力要求。同时,为了更加安全,我们会将东侧两根斜撑做成桁架结构增加稳定性及承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