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预防.doc

结核病的预防.doc

ID:53264069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结核病的预防.doc_第1页
结核病的预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结核病的预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结核病的预防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结核传播途径:  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使

2、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确定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又称“富贵病”。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

3、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愈演愈烈。  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pulmonary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下时方始发病。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除少数可急起发病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常有

4、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在发病早期多不典型,病情轻的可以毫无症状。有症状的病人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具有下列症状应警惕肺结核的发生。  1.无明显诱因出现:易倦、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2.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伤风”、“感冒”;  3.咳嗽、咯痰持续两周以上,查不出原因;  4.痰中带血丝,或咯血;  5.长期低热。  有以上症状者应到当地结核病专科医院或结防站就诊以排除肺结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