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散文.ppt

写景抒情散文.ppt

ID:53275647

大小:66.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18

写景抒情散文.ppt_第1页
写景抒情散文.ppt_第2页
写景抒情散文.ppt_第3页
写景抒情散文.ppt_第4页
写景抒情散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景抒情散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写景抒情散文初三阶段写景抒情类散文1、学习写景抒情类散文新课文外,更重要的是要以新带旧;2、这类散文的学习要求要往纵深强化发展;3、要明白初三不再是学习一个一个知识点,而是消化吸收一类知识,要求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心里要自然浮现出知识框架,比较熟练掌握类型文章。初三阶段写景抒情散文精讲选文:《鼎湖山听泉》与《绿》选择理由之一:横向比较《鼎》相对《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来说,它是很典型的游记散文,而《林》偏于白描手法和拟人修辞把生活哲理融于对小溪的描述中,就初中生来说略有难度;《飞》则是客观性解说词,知识含量不大;《画》则在写法上仅突出

2、地使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来丰富景观。这么横向比较起来,《鼎》更适合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中考的现代文阅读经常涉及的考点如下:①整体感知作品,概括、梳理和初步归纳的能力。②在具体语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能力。③体验、感悟,联想、想象的能力。④欣赏、评价的能力。⑤拓展迁移、比较综合与探究发现的能力。对相关方面的能力训练需要在日常逐步的渗透,初三阶段针对性应该加强。选择理由之二:纵向及自身分析《鼎湖山听泉》是游记写景抒情散文,与《阿里山纪行》等有相似之处,但记游的角度比较新颖,同时除了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还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

3、考和感悟,内涵比前面游记散文更深刻。而且起承转合的过渡非常精巧。《绿》:浓墨重彩的语言;写景角度的变化;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的恰当运用;作家感情的浓烈体现。学习时可以联系《春》《济南的冬天》,集中对照分析体会上面的四处特色。散文的概念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特点选材自由,形式灵活,主题明确集中(形散而神不散)分类:叙事散文:侧重于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说理性散文:着重抓住一两个典型事物,阐明某种道理。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散文1、通过什么来抒情或言志?抒什么情或言什么志?读什么?借景抒情把

4、握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的外在特点及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触发点联想想象象征(咏物托物)(抒怀言志)2、作者是怎样抒情或言志的?(哪些文字或段落是抒情的?其他文字或段落有何作用?)读什么?理清文章的线索,分析文章的层次,理解文章各个部分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哪些段落写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中心,而其他段落分别从什么角度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作铺垫。)《鼎湖山听泉》共三处写听泉,其他未写听泉的段落是否就是多余的呢?3、哪些词语和句子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什么?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如何通过选用恰当的词语和意思含蓄的句子来表现中心思想,

5、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体会意境,品味语言。因此要找出文中的抒情议论句,理解它们在文中的重要作用。怎样读?1、抓住“文眼”2、把握“线索”3、体会“意境”4、品味“语言”1、抓住“文眼”。文眼,即“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即集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语和句子。抓文眼就是抓关键点,目的是以点带面。《美丽的西双版纳》《鼎湖山听泉》《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怎么读?2、把握“线索”线索是散文组织安排材料的“纲”,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散文的线索多种多样:如《枣核》以“物”为线索;如《鼎湖山听泉》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对《春》

6、的赞美之情;以“地点”为线索,如《三峡》。写景抒情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阿里山纪行》以游踪为线索;《石榴》《紫藤萝瀑布》则分别以“石榴”、“紫藤萝花”为线索。怎么读?3、体会“意境”意境主要是通过形象地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感,它是诗歌的生命,也是散文的灵魂。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因此,阅读散文应该像阅读诗歌一样,分析、再现意境,从而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怎么读?例如,《鼎湖山听泉》中的三处“听泉”,初到鼎湖山,未见山景,已听泉声的好奇心使作者“身不由己,循声而去”;进山之后发觉山中泉水“无处不涌,无处不鸣”,使人心旷神怡,

7、流连忘返;最后是夜来借宿寺旁“枕泉而眠”,静心细细品味鼎湖山的泉鸣,令人陶醉,引人遐思。这就需要我们跟随作者的描写,进入美的意境中,从而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力的赞美。4、品味“语言”抒情散文的语言具有形象、优美、朴实和简洁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表现手法及修辞方法的使用上。例如:表现手法的白描、象征等;修辞方法的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品味语言就是分析和鉴赏这些语言的特点,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怎么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