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

ID:5340258

大小:442.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_第1页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_第2页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_第3页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_第4页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5月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May.2010第3期总第140期JOURNALOFJIANGXIPUBLICSECURITYCOLLEGENo.3Ser.No.140刑案假象与识别研究杨桂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部,北京100038)摘要:刑案假象是由于作案人的原因或偶然因素的介入所形成的虚假乃至歪曲反映案件事实真相的现象的总称。它具有潜在性、矛盾性、接近性、辩证性的特征。对刑案假象的及时、准确识剐需要做好现场勘查工作,把握案件的反常以揭示隐蔽性,发挥逆向思维的作用,合理运用侦查谋略等。关键词:刑案假象;辩证性;现场勘查;逆向思维中

2、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121(2010)03—0053—05作案人进行犯罪活动总是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符的证据”。【一】此概念将刑案假象与假说理论相互区来,在这些现象中,有对案件本质属性的反映,即案别又相互关联.并且指出了案件中假象的矛盾和不件中所反映出来的犯罪事实真相;也有对案件本质相符特征。学者许卫平在其著作《刑案伪装与识别》属性的歪曲的、虚假的反映,即在案件中所呈现出的中.将刑案假象界定为:“刑案假象是反面地歪曲地各种假象。侦查实践表明,在犯罪案件中所呈现出的表现案件性质、过程以及构成刑事案件各要素的现

3、假象(包括作案人为对抗侦查而制造的假象和因偶象”。并且在其著作中将刑案假象作为刑案伪装的然因素介入形成的假象)会掩盖案件的事实真相,扰一种行为.“刑案伪装是制造种种假象的所有行为的乱侦查视线,造成侦查障碍,甚至将侦查引入歧途,总和”.“伪装的结果便是制造出各种假象”。[2l此定义导致侦查的失败。但另一方面,侦查人员对案件本质将假象归类于一系列的“现象”,在范围上则是关乎的认识往往就是通过对假象的识别来达到的。假象案件的性质、案件过程和刑事案件的构成要素都是的现场也是一种现场,它歪曲地反映了案件的本质,刑事案件假象的存在范围。两位专家对刑案

4、假象的假象也是案件本质的一面镜子,通过识别它,就能把概念和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了有益的探握住案件的本质特征。因此对于假象准确、及时的识讨,为刑案假象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基础。别就成为刑事案件侦破的转折点和获取相关犯罪线笔者认为可将刑案假象定义为:在刑事案件中索、证据的突破口。关键问题在于刑案假象能否被侦由于作案人的原因或偶然因素的介入所形成的虚假查人员正确地识别和揭露。乃至歪曲反映案件事实真相的现象的总称。此定义一、刑案假象的概念最终将刑案假象归结于某一类现象的范畴。并在具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科学的概念是科学理体的分类中依据假象形成的

5、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作论研究的基础,是科学内容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或因案人为对抗侦查而制造的假象和因偶然意外因素介素,因此对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是理论研究的前提。入而形成的假象两大类。但无论是何种分类,都明确在当前侦查学的研究中,对于何为刑案假象仍然是刑案假象的本质是对案件事实真相的虚假、歪曲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杨宗辉反映。都是会给侦查人员认识案件事实真相造成障教授在其著作《侦查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将刑案假碍的一类现象。象定义为:“与在现场勘查之基础上形成的事件特征二、刑案假象的特征和事件进程一般的解释相矛盾且与一定的假说不

6、相刑案假象作为案件事实真相的虚假、歪曲的反收稿日期:2010—03—20作者简介:杨桂宾(1984-),男,山东莒县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侦查学。映,是作案人常用的一种扰乱侦查的手段,也是用来极为密切,极为接近,有什么样的作案行为就会制造对抗侦查的惯用伎俩。刑事案件中的假象是有它固什么样的假象。作案人在制作假象之前必定先要找有的特征和区分点的。出作案行为的特点,制造何种假象才能够把作案事(一)刑案假象的潜在性实掩盖起来,而且能够掩盖的最为严密和真实。使人假象只能停留于事物的表面,而不可能深人到难以辨别。因此

7、假象实施的立足点是以作案行为为事物的内部和本质中去,这是由假象的本质所决定基础的,对作案行为做周密的分析后,再决定制造假的。案件中的假象是受作案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的.象行为,这就是所谓案件假象的接近性。是作案人想掩盖案件的事实真相,妄图达到以假代尽管假象的接近性有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但真、真伪相混、真伪难辨从而将侦查活动引入歧途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力求找到假象与作案行为之间的目的。因而假象是按照作案人的一种假设而产生的,接近点和相似点,在这一基点上,使制造的假象充分但未被假象所掩盖住的案件事实却从另一个侧面有地与作案行为交叉在一起,通过掺入

8、、混合、遮掩,最力地揭露着案件的假象.使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后达到制造出适合具体案件情况的假象的目的。假反差,再对比中假象的意图和作案人的原形也就显象的接近性是作案人趋利避害等心理的必然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