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

ID:5343808

大小:396.5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08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1页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2页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3页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4页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0351-8330622/6332017年山西省直事业单位模考大赛第五轮试题答案及解析2017年省直/近期事业单位15轮模考大赛,让你无缝链接考试复习各阶段:第五轮:2017年2月25日-2月26日(27日晚19课堂线上答案解析)第六轮:2017年3月11日-3月12日电子版答案解析和剩余10轮模考场次安排关注中公“shxsydw”微信公众号,回复关键字“第二轮”“第三轮”...即可获取考试链接,加QQ群460688719,获取模考资格。参与赢大奖:1、成绩前20名送10元话费(3月3日前充值完毕)。2

2、、成绩前100名即可20元独享2天中公名师备考乐学点睛课程(200元含住,其他学员39元购买,220元含住),开课时间:3月15日-3月16日3、凡参与第五轮模考即赠11轮线上中公名师分模块点睛直播课,第一轮2月28日晚19点19课堂开讲;凡参与第五轮模考即赠39元省直备考测评试题集,无限刷题,疯狂由你。备注:1、模考答案解析直播课结束后28日发布电子版试题卷及答案解析,获奖名单成绩公示2、奖品领取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shxsydw或QQ群460688719发布相关资讯。3、省直11轮线上公基分模块点睛直

3、播课不发讲义不做录播,请大家按时参加及时做笔记。模拟考试总体量110题,总分110分。一、单选答案。1.【答案】D。解析: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2.【答案】C。解析:旧唯物主义具有三大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2017山西省直模考2群460688719山西事业考试指南微信:0351-8330

4、622/633性和不彻底性。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主要是由于它的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但在历史观上则坚持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为C。3.【答案】B。解析:客观实在性为物质所特有,意识并不具有,这是两大概念在内涵上的根本区别。列宁正是通过界定这一区别给物质下定义的。4.【答案】B。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世界上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指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B项与题干所蕴含的哲理相符,ACD三项没有体现

5、出来。故本题答案选B。5.【答案】B。解析:“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的“腐”,即腐烂,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这条古训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即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亊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题干体现出来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故本题答案选B。6.【答案】D。解析:把握度这一范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度是判断事物是质变还是量变的根本标准。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6、,就属于质变。其次,度又是实际工作中“适度原则”方法的理论依据,通常所说的“过犹不及”,“过”与“不及”的问题,就属于没有正确把握度的问题。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电灯作为新事物,是必然要战胜油灯这个旧事物,因此其哲学依据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故本题答案选D。8.【答案】A。解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确认识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9.【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

7、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说明认识来源于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対认识的影响。其次,认识来源于案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答案】D。解析: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1.【答案】C。解析: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12.【答案】B。解

8、析: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提供了根本保证。13.【答案】B。解析:工农民主政权对待地主阶级是敌视的,主要以消灭地主阶级为目的;“三三制,政权形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形式,对地主区别对待,其中开明绅士可以参加到政权中来。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内性质相同而名称不同的政权形式,因此A项排除。而人民民主专政将地主阶级整体列人了专政的对象,因此与工农民主政权和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