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

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

ID:5346356

大小:344.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_第1页
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_第2页
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0年第31卷第9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9·中药方剂·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姚波,杨树德,梁晓原(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2.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目的:对羊耳菊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形,外层较内层短3~4倍,顶端稍尖,外面被污白色或带褐色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的方法对羊耳菊进绢状茸毛。小花长4~5.51TLTI;边缘的小花舌片短小,有3~4行生药学研究。结果:首次详细地描述了羊耳菊的生药性裂片,或无舌片而有4个退化雄蕊;中央的小花管状,上部有状,根、茎及叶的横切面显微特征及粉末特征。结论:本实三角形卵圆形裂片;冠毛污白色,约与管状

2、花花冠同长,具2O验结果为羊耳菊的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余个糙毛。瘦果长圆形,长约1.8mm,被白色长绢毛。花期利用提供依据。6~10月,果期8~12月[2]。见图1。关键词:羊耳菊;生药学研究;鉴定中图分类号:R2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07—2349(2010)O9一O039~03羊耳菊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lnulacappa(Buch.一Ham.)D(.的干燥全草,其味辛微苦,性平,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之功,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痢疾,泄泻,肝炎,产后感冒,月经不调,痔疮,疥癣,跌打肿痛[1。羊耳菊为我国南方的一

3、种民间草药,《中国民族药志》记载:在我国南方除汉族外,傣、侗、景颇、拉祜、傈僳、苗、彝、佤、壮等族的民间都有丰富的药用经验f。本文对羊耳菊的生药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羊耳菊药材种质资源提供了鉴别依据,同时也为此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1植物来源图1羊耳菊Inulacappa(Buch.Ham.)I)C.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Buch.一Ham.)3性状鉴别DC的干燥全草。(材料来源:本品采自云南省大理,经云南中羊耳菊长4O~150CIII,根略成圆柱形,有分枝,长2~医学院中药学院杨树德副教授鉴定)。20cm,直径0.5~1_5cm;表面深褐色,断面黄

4、白色,有的中部2植物形态黑色。茎圆柱形,木质坚硬,少分枝,直径0.3~1cm;表面黄亚灌木。根状茎粗壮,多分枝。茎直立,高7O~200cm,绿色或黄棕色,密被茸毛。叶互生,皱缩卷曲,有短柄或近无粗壮,全部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0~15CiTI,宽3~5Crfl;先端起有分枝,全部有多少密生的叶;一F部ⅡF在花期脱落后留有被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密被灰白色或污白色棉毛的腋芽。叶多少开展,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色茸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圆锥状,花浅黄色。瘦果具棱,形;中部叶长10416cm,有长约0.5cm的柄,部叶渐小

5、近有刺状冠毛。气微,味苦、微甜[。无柄;全部叶基部阋彤或近圆形,顶端钝或急尖,边缘有小尖4显微鉴别头状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疣状的密糙毛,沿巾部被较密的4.1根横切面显微特征(1)木栓层由8~10余列长方形细毛,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中脉和1O~12对侧脉胞组成,排列紧密。(2)皮层细胞4~8列,细胞形状不规则。在下面高起,网脉明显。头状花序倒卵圆形,宽5~8mm,多有石细胞散在或成群,石细胞层纹明显,近韧皮部处有长椭圆数密集于茎和枝端成聚散圆锥仡序;被绢状密茸毛。有线性形或圆形的分泌腔,周围分泌细胞6~8个,断续排列成环。的苞叶。总苞近钟形,长5~7IIIITI;总苞片约5层,线

6、状披针(3)中柱鞘纤维排列成环。(4)韧皮部较小,细胞排列紧密,射作者简介:姚波(1983~),女,云南石屏人,硕士,教师,主要从事药物制剂教学及研究工作。40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年第31卷第9期线稍弯曲。(5)形成层环明显。(6)木质部较宽,由导管、木纤4.3叶横切面显微特征(1)上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排维,木薄壁细胞构成,导管径向排列。(7)射线细胞1~5列,列紧密,外被多细胞锥形毛。(2)栅栏组织细胞2~3列,海绵呈放射状排列。(8)髓部由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中含淀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空隙多。(3)下表皮细胞较小,外粉。见图2。被众多单细胞或多细胞的非腺毛。(4)主脉

7、明显向下突出,维管束外韧型,6~8个弧状排列,近上表面中央具1个独立维管12束,每个维管束外侧都有木化纤维束。(5)上下表皮内方均具厚角组织。见图4。8l(】1.木栓层2.皮层3.石细胞4.分泌腔5.巾柱鞘纤维束6.韧皮部7形成层8.木质部9.射线1o.髓1.1卜表皮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下表皮5.纤维束图2羊耳菊根横切面详图6.术质部7.韧皮部8.非腺毛9.厚角组织4.2茎横切面显微特征(1)表皮细胞1列,近圆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