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

ID:5354313

大小:320.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_第1页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_第2页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_第3页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_第4页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玉雕艺术创作笔记——蒋宏利玉雕艺术创作心得2012-07-2806:07来源:作者:蒋宏利在玉雕艺术创作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拿出“读书破万卷”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断积淀,厚积薄发。从我跟随师父张焕庆先生以来,师父就一直教导我要潜心玉雕艺术,这样的潜心,不仅要在玉器制作上,更要在设计上、文化积累上、作品创新上以及对设计理念的完整记录上。跟随师父的十七年来,师父每次雕刻一件作品,创作前必出设计稿,创作后记录下创作心得之类的笔记,这样才算作真正完成一件作品。师父现在也经常教导我,要记录下创作心得,一段时间拿出来整理,会有很多收获。师父的言传身教,对

2、我影响颇深,正好近期新作《葡萄美酒夜光杯》初成,我整理出自己的创作心得,也借此契机和广大同行分享。作品《葡萄美酒夜光杯》作品《龙马精神》一、文化积淀的重要性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玉雕艺术创作,我以为最重要的还是文化积淀,否则,“创作”就无从谈起,而只可以说是“玉雕制作”,这也是师父经常教导我的。玉积山川之精,人文之美,它温润仁厚,坚韧和谐,它富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传统道德观念,是社会文化的综合反映,始终散发着迷人的人文魅力。因而,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玉”,只有用文化去推动,以文化为依托,两者相得益彰,才能焕发出别样的艺术魅力。要想以文化为

3、依托,这就显得文化积淀的重要性了,当我拜在张焕庆师父门下时,师父也时时教导我不要废弃看书的好习惯,多积累。现在回首过去,平时翻翻书的点滴积累,对我的玉雕艺术创作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正是这些积累,才有了“伯乐相马”的喜悦,“三顾茅庐”的渴望,“陶朱之道”的儒雅;正是这样的积累,我可以在创作中,更精准地捕捉到“大气磅礴”的气息,更清晰地感悟到“自然和谐”的味道。而我今天要说的和田白玉新作“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一题材就源自于我曾经读过的王翰七言绝句《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描摹了出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

4、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初看到这首诗时,我为古人的豪迈旷达所折服,不得不说,盛唐气象孕育了大量气势恢宏、旷达不羁的诗篇,经常看看这些古诗篇,往往就会碰撞出创作的灵感。类似这样的创作题材,也是在平常翻翻资料、查查历史的过程中,静静蛰伏在脑海中的,只等待属于它的美玉的出现。和田玉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含了古人几千年的精神和气质沉淀,精光内敛,它之所以备受大众关心和瞩目,不是因为稀有,而是因为文化,因为它包含为人们所推崇的玉德,它牵连着民族心理,传承着民族精神,表达着民族思想。这种

5、特质,让我们对它情有独钟、倍感亲切。没有这样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表达,玉雕艺术创作,我以为到底缺少一点厚重感。古人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在此也希望和广大同仁共勉。二、玉料细审的必要性审料,这是玉雕的关键一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玉雕也是如此,把握了玉料的一切特点,此为知彼;知道自己的技艺水平以及文化底蕴,这叫知己,知己知彼,就像一件信物的两个部分,你知道了它们的全部轮廓,就会寻找到最完美的契合。最初拿到“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两块籽料时,我还并未想到将它们组合成一对。把它们拿在手上端详、推敲时,我发现两块料子料型很好,都非常适合

6、把玩。最难得的是两块料子的皮色,都是亮丽的黄沁板栗黄,这样的黄沁,在自然光照射下,玉色温润可人,放到阳光或灯光下看,通体栗黄油亮。尤其是稍短一点的料子,沁色沁得纯粹,有一种鸡油黄的光泽,而白肉部分则白得温润,有一种凝脂般的厚重,让人爱不释手。这两块料子,如果随型就料,可雕刻的题材不胜枚数,而如果想要创作内涵丰厚的题材,单个料子就稍嫌小了点,恐怕驾驭不住好的题材,这样琢磨来琢磨去,在脑子里构思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如果将这两块料子凑成一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况且这两块料子的料型、皮色都很适合做成一对,料型上的互补,还可以营造一种上下呼应的气势。这样

7、一来,构思的空间立马又大了很多,长久积淀在脑海中场景一一浮现,又一一排除,直到最契合的那一个——《凉州曲》,从脑海中窜出来!构思和玉料终于搭上了脉……主题定好后,便是针对皮色的细节考虑,如何依据皮色深浅变化,材质缺陷处的挖脏去绺,因材施艺,匹配鞍马、猎鹰、琵琶,定准人物动态,刻画神态以表达人物心理。这就涉及到技艺,娴熟的玉雕技艺,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三、学术性的引领2012年1月份,由陆华老师主编,拙作《学术玉雕玉雕人物艺术探微》出版发行,我在该作中系统地阐述了我玉雕艺术的“学术性”特点,这种学术性特点,离不开我在学校学习玉雕以来,多位老师、前辈们的谆谆教诲

8、。所谓“学术性”,它的基础是长期、专业的学习背景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