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

ID:53560824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4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_第1页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_第2页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民增收问题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发展产业三农新农村建设增收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

2、,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较差,农业收入

3、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

4、,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

5、原因是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

6、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