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

ID:53565543

大小:1.1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20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_第1页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_第2页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_第3页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_第4页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比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18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差异比较(2017·全国Ⅲ卷)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1~3题。-3-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

2、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DBD一、区域特征分析例1(2017·全国Ⅱ卷)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3、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CDD解析:第(1)题,图示信息显示,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据此判断淮河在洪泽湖以东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B项错。虽然无对应的自然标志,但仍可通过气温、降水等作为划分指标依据,A项错;秦岭—淮河线在江苏段两侧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变化具有过渡性,没有明显的界线。D项错。第(2)题,注意“突出体现”的限定要求。长江作为苏南和苏北的界线,因河流阻隔导

4、致苏南和苏北交通联系不便,故C项错,D项正确。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分异并不显著,故A、B两项错。第(3)题,由“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可推断,多座长江大桥加强了苏南和苏北的交通运输联系,进而促进了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市场的融合与拓展,故D项正确。2.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区域综合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在哪里:定位、分布,即区域的空间位置→有什么:在这个区域当中,有哪些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这些地理事象有何突出特征→为什么:区域内的地理要素有何联系,如何解

5、释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如何办:分析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措施。以下图为例,分析说明依托区域图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1)空间定位:根据图中经纬度,参照标志性地理事物可知,该岛屿地处热带,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是加勒比海上的岛屿。(2)要素提取: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关键地理事象及其特征。如图中标注了经纬度、加勒比海,主要显示了该岛屿的山峰和河流分布: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山脉横贯东西,南北为狭窄的沿海平原;南部河流少、流程短,北部河流多、流程长。(3)推理判断(1)根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6、判断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2)结合地形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植被类型等(3)根据人地相关原理推断区域自然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地形、气候等条件可确定区域农业类型(4)综合考虑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可以推断区域人口、城市、交通线、工业等的分布。其思路如下。2021/10/4如图中所示岛屿,根据图示信息可以进行如下推断。①气候:经纬度→地处东北信风带→中部山脉北侧因地处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山脉南侧为热带草原气候。②水系:山脉北侧地形比较开阔,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流程长,流量大

7、且季节变化小;山脉南侧地形比较狭窄,河流短小流急,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4)综合运用:运用人地关系原理评价这些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确定区域发展方向。①上图所示岛屿北部土层深厚,水热条件优越,适宜种植甘蔗、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中部山脉降水丰富,森林茂密;南部地处东北信风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②该岛北部尤其是东北部沿海平原农业比较发达,邻近世界主要航线,海运便利,是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区。二、区域差异比较例2(2017·江苏卷改编)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

8、成下列各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B(2)1978—2015年我国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