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

ID:53661977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5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1页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2页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3页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4页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高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摘要:高校培养的人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具有与学科专业相应的知识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高尚的人格,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使它们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发挥互补作用,使之在学生身上产生综合效能,这是高等教育实践“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咼校;人文素养;素质教目;措施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1.1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大学生的书而语言表达能力差强人意,撰写实验报告书和专业论文中经常出现错别字、语意不通、搭配不当和标点符号使用混乱等错误,对概念、原理、观点、结论等的论述和表达缺乏科学性、逻辑性。在撰

2、写入党申请书、社团活动方案、工作汇报时,常是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混朵。在口头语言表达中,网络语言成为主流,语言表达缺乏思想性。1.2抗挫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较弱一些大学生在学业、恋爱、同学相处或师生关系上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出现极端思想,或是把某个人、某一群体看作假想敌,进行恶意报复,走向犯罪道路;或是自轻自残,甚至把自杀演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缺乏勇于担当和排除困难的勇气,缺失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1.3道徳修养及评价标准失衡高校校园里经常岀现学生情侣卿卿我我、旁若无人的场面,课间教学楼走廊烟雾缭绕,考场桌椅、墙面上布满各种答案,舞弊现象屡禁不止。一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3、上课无故迟到、旷课,在教师讲课期间不经批准擅自出入教室;平H遇到任课教师不理不睬,考试前后找门路给教师施加压力,使“潜规则”等灰暗思想在校园内散播。1.4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失传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在吃穿上讲攀比、讲气派,价值标准出现偏颇。据调查,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房奴、卡奴等问题的背后出现了职业方向和人生目标的迷失。职业与专业是否对口、职业精神与发展前景等问题在薪水待遇标准之下都被忽略。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和问题都与缺少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引领和人文气息熏陶直接相关。2我国高校人文索质教育发展迟缓的原因2.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过快造成配套条件脱节我国现代大学建

4、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理念、精神文化缺乏深刻认识,将建设力量集中在专业教育上,造成高校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学校规模庞大的现状,而有限的教学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2.2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管理者的教育理念问题“屮国文化论坛”在2005年6月提出“屮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建设大学本科阶段通识教育体系,并指出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学识,这包括全面的素质教育和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这种理念却是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管理者在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逐步消解和迷失的。2.3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造成的认识偏差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应试升学,高强度、模式化

5、的训练消磨了人文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迫切希望从被动式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进入大学后,由于人文教育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难以唤起学生已经消退的兴致,重理轻文、重技术轻文化的时弊在学生中影响深远。3加强大学生人文索质教育的措施3.1推进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把素质教育作为本科教育核心的理念,深刻把握通识教育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意义,纠止片面的专业教育带來的脾端,使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能得到基本的学术训练,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只有重视和发展通识教育,才能解决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本科教育的宗旨和目标。3.2

6、调整和完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破除其自立门户、自成体系的陋习,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教育管理部门要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课时、专业分布等各个项目提出指导意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适于大多数学生的基础,选修课突出特色和学术性;在课时分配上适度压缩专业课,增加人文素质谍程课时;在专业分布上,打破仅在文科专业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的局面,在各专业均开设人文课程,同时可根据专业对课时数量和内容难度加以区别。3.3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人文教育形式首先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

7、品位。其次要在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设计屮突显人文、学术氛围,发挥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再次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突出人文性,发挥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同时,发挥学生口治的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组织人文知识竞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大课堂中锤炼,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3.4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教育管理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时,不但要注重专业教育成果,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评价,使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