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

ID:53669932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5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_第1页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_第2页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_第3页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_第4页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基高边坡稳定性与加固措施探讨摘要:高速公路施工的路面较宽,线形指标要求比较高。在复杂地形中展线时,往往会产生高边坡,从而容易出现变形或滑坡等现象出现。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提出高边坡加固策略,以保证路基工程的施工安全。关键词:高边坡;稳定性;加固措施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A♦八・、■刖R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建设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山区,深壑等等不良线路地形不断涌现。而宙于山区地形比较复杂,容易引起高边坡变形、滑坡等现象,对工程施工工期、投资成本及线路运营安全等造成很大影响。作为公路施工与运营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高边坡变形的破坏类型包

2、括老滑坡体复活与新边坡病害,从而引起边坡滑坡、崩塌、倾倒等。因此对高速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以防止边坡出现滑坡、躺塌、倾倒等,从而缩短工程工期与减少投资成本,是很有必要的。%1.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某路段路堑边坡下方靠近坡体的一侧(即右半幅)设计为路基;外侧(左半幅)设计为高架桥,上部设计采用预制空心板、下部为柱式墩。桩型为人工挖孔灌注桩,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弱风化灰岩。该段路堑边坡现状条件下整体处于基木稳定状态,但在不利工况条件下(暴雨)则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可能发生局部滑坡。边坡一旦发生变形破坏,将直接导致高速公路中断,加之本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破坏以

3、后的修复施工难度复杂、修复所需工期长、致灾损失大。为了保障工程安全,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经济有效方案对其进行加固治理。%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工程地质条件该段路堑边坡为一坡向近于正西的斜坡,地貌类型属于构造剥蚀低山。地势东南高、北西低,勘察区高程在440m〜560m,相对高差120m左右。坡向280。左右。山坡中上部稍缓而下部较陡,地形坡度一般35。〜45°,切坡位置的上方为一段缓坡,坡度角在15°〜20。左右。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o相应的地震皋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勘察报告可知,边坡地层主耍为第四系

4、松散堆积层及中生界泥盆系地层。含砾(碎石)粉质粘土:为坡洪积成因,呈褐黄色,砾(碎石)成分为石英岩、石英砂岩、灰岩等,本层厚度3.10ni~51.90m不等,总体分布规律为自北向南厚度逐渐变小。弱风化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深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厚层〜巨厚层状构造,除边坡西南角部位该层直接出露地表以外,其他部位埋深在3.10m~51.90m不等,平均在20m左右。与本边坡稳定性分析相关的岩土体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2.2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含水岩组的不同,勘察区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岩溶裂隙水两大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要赋存于边坡的含砾粉质粘十•(局部为碎石)

5、层中,含水层具有结构松散、厚度变化大,富水性较差、含水贫乏、透水性较好的特点,属上层滞水,枯水季节一般无水。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基岩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边坡下伏基岩内,岩性为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的灰岩。由于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有限。%1.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索及失稳破坏模式3.1影响因素分析经过调查访问、区域地质灾害情况调研和综合分析后可知,影响该段路堑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索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1)降雨。该段边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五盖山小气候影响,暴雨及大暴雨通常出现在夏秋季的6月份〜8月份,而降水的入渗既可增加土体容重和坡体本身自重,乂会降低潜在滑动面(带)抗剪

6、强度,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牛。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地质灾害的发牛与降雨量波动往往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降雨是引发该边坡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索之一。2)人类工程活动。该边坡位于居民村庄附近,人口密度较大,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工程建设,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对原始斜坡进行挖方、切坡改造,如切坡、支护等不合理,将严重影响原始斜坡的稳定性。因此,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该边坡地质灾害的另一个主要因索。3.2失稳破坏模式分析该段路堑边坡东侧斜坡陡直,地形坡度一般35。〜45。,勘察区斜坡总体上缓下陡,为斜坡的滑动变形提供了临空条件;坡而植被破坏以后十分有利于雨水下渗,在水的长时间浸泡软化作用

7、下易形成软弱结构面,结构面逐渐向外扩展,成为潜在滑移面;此外,坡体地形坡度较陡,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尤其在饱水状态下坡体自重进一步增加,大量的第四系松散层物质极易沿潜在滑移面向下蠕滑。在上述不利条件的组合下,YK107+670-YK107+920段路基边坡存在产生滑动变形的可能性,其主要失稳破坏模式是沿着潜在滑移面向下蠕滑。%1.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考虑到该段路堑边坡存在巨厚层的洪坡积松散土体,而下伏基岩为灰岩,土岩接触面起伏较大。参照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