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歌唱中对歌唱气息”认识的误区.doc

浅谈学习歌唱中对歌唱气息”认识的误区.doc

ID:53694974

大小:55.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06

浅谈学习歌唱中对歌唱气息”认识的误区.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习歌唱中对歌唱气息”认识的误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学习歌唱中对歌唱“气息”认识的误区幸福小学音乐教师袁媛对歌唱气息认识不准而产生误区,也会影响声乐学习。有些歌唱的学习者,在学习歌唱技术的时候,一味地把歌唱中的呼吸技术当成一个歌唱动力技术来拼命训练。歌唱中的共鸣腔体的打开,是通过吸进的空气来打开的,而且我们吸进来有一定量的空气是起支撑共鸣腔体和力传递作用的,而不呼出体外的。歌唱的呼吸和说话的呼吸有一定的区别。应该说歌唱的呼吸要比说话的呼吸更有技术性、主动性。我们通过吸气来提供用于发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是通过吸气来打开我们参与共鸣的器官,并且还要用吸进的一部分流动的气息来支撑共鸣腔体的形状,使这些打开的歌唱腔体在发声

2、过程中保持着状态,这样可以有歌唱所需的足够空间來产生共鸣。因此,呼吸的功能不仅仅是给歌唱提供动力,应该还有对共鸣腔体的支撑作用。有关传统的歌唱有“气沉丹田”之说。这些说法其实没有错,但是我们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应正确理解。“气沉丹田”也是指中医里面的“中气”而不是指我们平时的呼吸。我们的歌唱的呼吸应该是胸式和腹式呼吸共同运动的,单独的胸式呼吸和单纯的腹式呼吸都是不完善的。如果就按字面的理解只用腹式呼吸,来“气沉丹田”那么会使我们的胸腔打不开,胸部没有一定的空间,就没有一定的胸腔共鸣,这样的歌唱声音也不会动听了。我们来“气沉丹田”一吸气我们就把气吸到腹部,当我们唱时,让我

3、们腹部的气向上运行,到了胸腔正好填了胸腔的“真空”空间,那么我们还有继续向上的气流量给声带振动吗?没有!因此,“气沉丹田”不能仅仅认为只有腹部吸到气了就行了,胸部没有任何气来支撑。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气沉丹田”是指要把气吸进人体内使我们的横膈膜有一定的张力,在感觉上胸部也有气的支撑而腹部丹田处也有气的张力。我们在理解“气声之帅也”和“气沉丹田”吋,不要把意思理解片面了。这两个“气”其实都是指人的中气而不仅仅指人的呼吸之气。正确地理解这两个术语,有助于对歌唱气息的深层理解与声乐学习的长足进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