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

ID:5369660

大小:101.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_第1页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_第2页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11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123,No16第23卷第6期JournalofYunnanNationalitiesUniversityNov.2006=旅游经济研究>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侯蕊玲(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玉龙县拉市海纳西族农民依托丽江旅游的客源大市场,利用拉市海的旅游资源,自发组织旅游经营合作社,带动了拉市海周边农村经济的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纳西族村民的脱贫致富。拉市海旅游脱贫的案例说明,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民脱贫方面

2、大有可为。关键词:拉市海;旅游脱贫;创新经营模式=中图分类号>F590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2006)06-0067-03丽江玉龙县拉市海附近的农民在组织旅游合作因此,目前拉市海旅游一天出现两次小高潮,一次是社之前,年人均收入仅有500元左右,而现在每天都上午9点后,主要为散客,一次是下午4点后,主要有数万元的旅游收入直接进入农民的账户。游客人是香格里拉来的团队。由于拉市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数旺季每天多至3000人次,少至每天数百人次,旅以及游客旅游需求量的增加,丽江市在/十一

3、五0规游已使拉市海周围若干村没有贫困户,社会主义新划中提出要把拉市海建成/古城的后花园0,/丽江农村的面貌已初见端倪。笔者最近通过座谈调查、的巴厘岛0。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拉市海乡村旅游进行21丽江旅游业的大发展是拉市海旅游兴起的依田野调查后形成此文,希望能对由于土地资源贫乏,托。丽江旅游业从/八五0开始打基础,到/九五0完却拥有较好旅游资源的地区,依靠旅游业来发展经成创品牌、扩规模的/第一次创业0,/十五0期间完成济,脱贫致富,提供一些借鉴。提质量、出效益的/第二次创业0,创造了/民族文化与经济

4、对接0的/丽江现象0和/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一、拉市海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展0的/丽江模式0,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丽江经济发展11拉市海具有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拉市海最快的增长点。2004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60118万人[2](P6)是玉龙县水域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其优良的水质,次,比上年增长1915%。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使之成为丽江市区重要的水源地。拉市海又是云南客体,是一个地区旅游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省第一个省级高原湿地保护区,四面环山,风景优条件。拉市海可依托丽江利用其独特的水域资源、生美。作为金

5、沙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物资源和纳西族农家风光对游客产生了吸引力,成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养育了众多的动植可资利用的旅游资源。目前众多游客已慕名而来,休物。据调查,每年有60多种越冬水鸟在这里栖息,闲度假型的生态旅游已悄然兴起。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有23种。植物分布有沼31纳西族村民组织了本民族的旅游集体合作生、挺水、浮水、沉水4类,保留了我国濒危植物海菜社。拉市海附近的纳西族村民,过去世世代代以打花及其海菜花种群。而拉市海作为为数不多的有价鱼、种田为生,年人均收入低于当时丽江平均

6、水平。值的高原湿地,于2005年初,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1998年,安中村一个姓木的中年男子,牵马在湿地[1](P1)地名录。上放养,一个游客走来询问能否骑一下马,给10元拉市海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钱。于是,村民开始明白在湖边骑马可以挣钱,从香格里拉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近距离游客在丽江此,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牵马行列,后各社相继成休闲之余举步即可到达拉市海;香格里拉到丽江的立了一些马队。旅游团队,可在拉市海小憩游玩之后再回古城歇息。为利于马队和湿地旅游的发展和湿地的保护,=收稿日期>2006

7、-08-28=作者简介>侯蕊玲(1951-),女,山西宁武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67)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2004年底,安中村村民有了组织起来、进行有序经于玉龙县200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1368元的平均营的要求。经过公平竞争,由一个纳西族青年妇女数,也大大高于拉市乡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1668承包,成立了拉市海农村第一个旅游合作社)))拉元的平均数。仅以旅游收入计算,4口之家平均数市海安中村湿地民俗生态旅游合作社,承包湿地遛为3750元,也高于玉龙县农民年人均收入的平

8、马场地70亩,全村54户,除没有劳动力的人家和子均数。女在城里工作的人家外,其余的46户全部加入合作恩忠二社,58户农户,目前36户参加合作社马社。承包者投资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自负盈亏,要队。2005年前年人均收入仅800元,成立合作社求随时留足10万元的风险金。村民们每户出一人,后,人均收入约1万元,马队每人年收入5万。由于每户自养2匹马,两户出一条船,作为入股,员工上效益好,农民积极性很高,天天都上班,一年只在班3天歇息一天。合同的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