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

ID:53701882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6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_第1页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_第2页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_第3页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_第4页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OSSTEM(奥齿泰)系统短种植体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效果[摘耍]目的探索短种植体在后分区骨高度不足病例中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56例患者,均为上、下颌后牙区高度不足的病例(4.5~7.5mm),分别植入OSSTEM短种植体(长度6~7mm),其中下颌植入54枚种植体,上颌共植入40枚种植体。其中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结果经12个月的临床观察,有54例92枚OSSTEM短种植体临床检查种植体稳定,X线检杳,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有2例患者上颌2枚种植体二期手术时

2、松动脱落,种植成功率为97.87%o结论在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通过植入OSSTEM系统短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治疗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荐。[关键词]奥齿泰;短种植体;骨高度不足[中图分类号]R78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2-0139-02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牙种植术越来越普及,但某特殊部位的才齿缺损,如上、下颌后分区骨高度不足患者,由于受到上颌窦窦腔、下牙槽神经的解剖条件的限制,常规长度种植体无法植入,此时需要植入短种植体才能完成修复[1]。本研究对本院56例后牙高度为4.5~7

3、.5mm的患者实施OSSTEM系统短种植体,分别植入6〜7mm不等的短种植体,扩大了种植适应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种植系统和材料韩国奥齿泰(OSSTEM)种植系统。植骨材料:人工骨粉为CHA。1.2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口腔科56例患者共94枚患牙。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23~76岁,平均(38.9±3.1)岁。患者上、下颌后牙区骨高度为4.5-7.5mine1・3植入方法56例患者共植入94枚OSSTEM短种植体,6mmX7mm的种植体35枚,7mmX7伽的种植体59枚。其中

4、上颌后牙区牙杷骨高度不足的患者行上颌窦上内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和人工植骨材料(天然骨粉)。3~6个月后完成永久修复。1.4手术方法常规种植手术的消毒,局麻下行牙槽悄顶切口,翻瓣,确定种植部位,逐级备孔,根据后牙区骨高度选择合适的OSSTEM种植体进行植入(操作时严格按照OSSTEM操作流程进行[2])。对上颌后牙骨质疏松的病例,选择挤压植入。术屮捏患侧的鼻孔,嘱患者鼻吸气,以检测窦底黏膜的完整性,选择合适长度的种植体植入后缝合。术后拍片,必要时进行CT观察种植情况,嘱咐患者相关逐一事项,注意口腔T生,并口给予抗生索预防感染。1.5疗效评价于术

5、后3、6、12个月进行拍X线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种植体颈部牙槽骨的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若观察期间出现种植体周围未见低密度影、种植体稳定即行上部修复。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对升高的高度进行分析,前后相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56例患者共植入94枚种植体,6mmX7mm的种植体35枚、7mmX7mm的种植体59枚。手术均成功,术中未发生上颌窦黏膜破裂,术后少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胀痛,但未出现鼻出血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上颌窦底高度提升1〜2mm,平均(2・82±1.18)mm,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

6、统计学意义(P<0.05)o见图1。在3~6个月的愈合期间,有2枚种植体脱落,剩下92枚种植体成功负载,成功率为97.87%。随访期间患者无不良自觉症状,种植体均稳定,骨结合状况良好,无牙龈炎等牙周疾病发生。3讨论由于上颌窦窦腔的气化、下颌后牙区牙缺失久牙杷骨严重吸收,导致牙槽骨高度不足,缺乏足够的骨支持,给临床常用的烤瓷牙、全瓷牙的固定修复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研究报道[3],对于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病例进行烤瓷、修补时其有效时间很短,5年留存率不足50%[4]。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承受一定经济风险。而早期的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是将窦底与挤压器对应

7、的骨壁块敲入上颌窦内,在此过程中大力的敲击,给患者造成不适,其至可造成较人范用的骨折和窦底黏膜的穿孔,逐渐被临床所淘汰。随着种植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上颌窦提升和短种植体的应用扩大了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患者的种植适应证[5]。OSSTEM系统短种植体避免了过去的窦底与挤压器的骨壁敲入,减少了窦底黏膜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采用单纯上颌窦内挤压提升,植入相应的种植体,完成上颌后才区种植修复。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患者进行OSSTEM系统短种植体进行植入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为大多患者所接受。且患者治疗后效果显著,从本组结果来看,在3~6个月的愈合期间,

8、有2枚种植体脱落,剩下92枚种植体成功负载,成功率为97.87%o随访期间患者无不良自觉症状,种植体均稳定,骨结构状况良好,无才龈炎等牙周疾病发生。短种植体可能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