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

ID:5373933

大小:158.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_第1页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_第2页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_第3页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周华光龚锦平(浙江中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315700)摘要在分析常见钻孔癌注桩质量事故的原因后。采用因地制宜的不同加固处理方法。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一、钻孑L灌注桩质量事故的原因分析桩基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对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正确,往往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及工期,严重的甚至要炸毁整幢建筑物。钻孔灌注桩是常用的桩基类型之一。根据本地区的地质特性和现场实践经验,我们认为造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类o(1)测量放线错误。使整

2、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2)由于工程地质勘察失误,造成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3)成桩中断事故。如钻孔灌注桩塌孔。卡钻。(4)灌注桩成桩质量通病。包括沉渣超厚、混凝土离析、桩身夹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钢筋错位变形或上浮严重等。(5)断桩。灌注混凝土时施工质量失控。发生断桩事故。(6)灌注桩顶标高不足。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施工控制不严.在未达到设计标高时混凝土停浇;另一种虽然标高达到设计值,但桩顶混凝土浮浆层较厚,凿出后出现桩顶标高不足。·当桩基发生质量事故后。若处理不及时,会给工程留下隐患。应及时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二、钻孔灌

3、注桩事故分析处理的一般程序钻孔灌注桩事故分析矬理的一般程序见图1所示。。三、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1)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有打桩记录和动测报告可查阅。(2)目的耍明确,应有一个或几个预定处理方案。(3)参加论证人的意见基本一致.并确定处理方案。(4)设计人员认可签字。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1)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施工期短,方法可靠。土力学及岩土工程新进展浙江·宁波2004图1钻孔灌注桩事故分析处理程序(2)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3.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

4、,(1)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并经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灌注混凝土、移动钻机。(2)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有争议的问题,必须意见一致后方能挖土,防止基坑(槽)开挖后再进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4.应考虑事故处理中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质量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还较低的邻近桩。5.选用最佳处理方案,,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对方案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

5、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四、桩基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常用方法有接桩。补桩。补强,扩大承台(粱).改变施工方法,修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介绍几种方法的应用。1.接桩法当成桩后桩顶标高不足时,常采用接桩法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1)开挖式接桩:挖出桩头.凿去混凝土浮浆及松散层,并凿出钢筋,冲洗干净后用钢筋焊接接长。再浇混凝土至设计标高。(2)嵌人式接桩:当成桩中出现混凝土停浇事故后,清除已浇混凝土有困难时,可采用钻机抽取混凝土芯柱至裂缝下2m,插入钢筋后,再采用一定注浆压力注满水泥砂浆。如图2所示。2.补桩法桩基承台(梁)施工前补桩

6、时,如钻孔桩距过大,地梁或承台不能承受上部荷载时,可在桩与桩之间补桩,但桩距应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桩距。3.钻孔补强法此法适应条件是桩身混凝土出现严重蜂窝,离析,松散.强度不够及桩长不足。桩底沉渣过78钻孔灌注桩事故的处理方法厚等事故,常用高压注浆法来处理。C1)桩身混凝土局部有离析、蜂窝时,可用钻机钻到质量缺陷下1倍桩径处,进行清洗后高压注浆。(2)桩长不足时,采用钻机钻至设计持力层标高,对桩长不足部分注浆加固。4.扩大承台梁法(1)桩位偏差过大,原设计的承台(梁)断面宽度满足不了规范要求,此时采用扩大承台(梁)来处理。(2)考虑桩土共同作用

7、.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用扩大承台(粱)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支承上部结构荷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此法仅适用于摩擦型疏桩,并应适当加大承台(梁)的配筋。5.改变施工方法图2抽芯法补强右些桩基事故是因为施工顺序错误或工艺方法不当所’造成,处理时一方面要对事故桩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变错误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继续发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改变成桩施工顺序。如桩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时。可采用间隔成桩法。(2)改变成桩方法。如成孔时出现较大的地下水时,采用套管内成桩的方法。6.修改设计(1)改变桩型。当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

8、符,造成桩基事故时,可采用改变桩型的方法。如灌注桩成桩困难时,可采用打预制桩。(2)改变桩位。灌注桩出现废桩或遇到地下障碍物。可采取改变桩位的方法处理。如上海市某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