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

ID:5375597

大小:419.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08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_第1页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_第2页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_第3页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_第4页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12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Dec.,2013第4期Journalof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Cultur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o.4汉语二语语音韵律的听辨实验与教学研究章婷鹤谷千春(南京师范大学语言信息科技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7)(格里菲斯大学语言学院,澳大利亚布里斯班4059)摘要:语音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海外的汉语语音教学,缺少现实的语言环境,学生们在规则指引下比较容易习得单字调,但是一旦进入语流,仍然普遍存在

2、洋腔洋调的现象,这是教学中没有重视连续语流的韵律结构造成的。多数学者认为,在构成语音韵律的音长、音高、音强三要素中,音高是决定汉语语音自然度的主要因素。然而,我们通过对德国学生汉语发音的听辨实验发现,音长对于汉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样重要,音长偏误也是产生洋腔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在训练单字调的同时,更要重视训练多音节词的音高与音长模式。本文结合第一作者在澳大利亚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语音教学方法。关键词:音长音高语音自然度汉语二语语音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16

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853(2013)04—165—08一、引言无论是语言教学还是语音研究,都充分肯定了韵律特征对言语输出自然度的关键作用;而在二语习得中,韵律往往是学习者需要跨越的最后一道屏障。语音的韵律主要包含音高、音长、音强这三个成分。然而,在二语习得的实践中,各个韵律成分的相对重要性如何,还缺乏深人的研究。Tajimaeta1.(1997)对英语二语学习者的研究表明,语音的时长属性非常重要。考虑到韵律特征是语音输出自然度的关键,我们需要通过二语语音的听辨实验,考察哪些

4、韵律要素直接影响到母语者对二语语音自然度的评价。针对重音语言(如英语、德语)和音高语言(如日语)已有相关研究(Maiereta1.,2009;Tsurutani,2009,2010,2011;Warreneta1.,2009),但是针对声调语言(如汉语)尚未有系统的考察。因为汉语(下文专指普通话)是声调语言,所以多数语音学者认为音高是汉语韵律的关键元素。与英语、德语、日语不同,在汉语中元音长度不起音位区分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的时长特征往往被忽视。事实上,有关语音合成的研究早已表明,音

5、高以外的韵律特征,尤其是音长节奏特征,对汉语连续语音的自然度有重要影响。然而,汉语本族语者在评判外国学生“洋腔洋调”的汉语时,音长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有哪些常见偏误需要纠正,还没有具体的研究。为此,我们设计了听辨实验,通过汉语本族语者对德国学生汉语语音的评判,研究音高和音长对汉收稿日期:2013—06—25作者简介:章婷,女,1980年生,江苏句容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现为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鹤谷千春(TSURUTANIChiharu通讯作者),女,1957年生,13

6、裔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语言学院高级讲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普通话与粤语的韵律比较及二语习得韵律偏误分析研究”(10CYY009);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二语习得的语音韵律偏误研究”(09YYB00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语音韵律的跨语言比较及二语韵律的偏误分析与自动评测”(2010JDXM02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165语语音自然度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洋腔洋调”的根源。然后,结合第一作者在澳大利亚给英语母语者教授

7、汉语的经验,为对外汉语语音的韵律教学提供一些方法建议。二、汉语的轻重与节奏根据Duanmu(2007)的统计,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了71%。虽然汉语不是重音语言,但是在组字成词后,汉语音节有轻重之分(特别是有轻声的存在)。重读音节在声学上往往体现为更宽的音高域、更长的音长、更强的音强、以及更小的谱斜率,这些特征之间存在复杂的组合关系。徐世荣(1982)经过对两万个汉语双音节词的统计,给出了三种轻重模式的分布,如表1所示。其中,“轻~重”是汉语中最常见的模式,是两个带调音节组成的抑扬格;“重一轻”

8、、“重一次轻”都是扬抑格,其中“重一轻”的后音节为轻声,而“重一次轻”的后音节为带调音节。而在三音节词中,绝大多数是“中一轻一重”的模式,尤其是中字往往弱化。表1:双音节词的轻重模式分布(徐世荣,1982)但是,由于汉语不是重音语言,不同音节的轻重模式远不如重音语言那么固定和显著,而且在自然话语中灵活性较大,与说话风格有关。事实上,即使汉语本族语者,也不易准确判断轻重模式与区分重音等级。OSU系统(Pengeta1.,2005)为汉语音节定义了4个重音等级:S3:声调充分实现的音节;S2:声调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