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病理学重点.doc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

ID:53800354

大小:5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7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_第1页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_第2页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_第3页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_第4页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兽医病理学重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兽医病理学重点第一章血液循环障碍一、充血:(一)动脉性充血:指由于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动脉性充血可分为生理性充血和病理性充血两种。病理性充血又可以分为炎性充血、侧枝性充血、贫血后充血(如:瘤胃鼓气后放气)。充血的病理变化:体积稍微肿大,颜色潮红,代谢旺盛,温热。(二)静脉性淤血: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器官或组织中的血量增多,简称“淤血”。1.淤血的类型和原因有:(1)全身性淤血:由于心力衰竭和胸内压增高。如:心衰,心肌炎,心包炎、胸膜及肺脏疾病等。左心衰竭导致肺淤血,右心衰竭导致大循环淤血。(2)局部性淤血:由于局

2、部静脉受压和静脉管腔阻塞。2.淤血的病理变化:颜色暗红色,稍微肿大,微冷。槟榔肝:指慢性肝淤血的同时有脂肪变性时,淤血的中央静脉及邻近的肝窦区域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使切面形成暗红色淤血区与土黄色脂肪变性区相间,状似槟榔花纹。二、出血:指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1.原因和类型:(1)破裂性出血(2)渗出性出血:由于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红细胞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损伤的血管基底膜而漏出到血管外。2.病理变化(1)内出血血肿:指小血管破裂时流出的血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器官的被膜下,并挤压周围组织。瘀点:指渗出性出血时,出血点直径一般不超1mm。瘀斑:指渗出性出血时,

3、出血点直径一般为1~10mm。出血性素质:指全身性渗出性出血的倾向。(2)外出血:咳血、吐血等。..三、血栓形成:指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粘集形成固体物质的过程。1、血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1)血管内膜的损伤:暴露其内的结缔组织→激活凝血因子凝血释放组织因子血小板粘集(2)血流状态的改变:a、血轴流向血管壁靠拢;b、血流缓慢形成旋涡,使凝血因子堆积。(3)血液性质的改变:即血小板与凝血因子质和量都发生改变,是血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2、血栓形成的过程(1)血小板粘集和白色血栓形成(2)血液旋涡和形成混合血栓(3)血液凝固和形成红色血栓四、弥散性血

4、管内凝血(DIC):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一个以血液凝固性障碍,微循环内广泛微血栓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1、机理:(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2)组织严重损伤,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主要变化:微血栓形成和器官功能障碍、出血、休克和贫血。五、梗死:指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梗死按颜色分可分为红色梗死和白色梗死两类。1、贫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少而呈灰白色,又称为白色梗死。常见于血管吻合支少、组织结构较致密的组织。如肾、心等。2、出血性梗死:梗死灶含血量多而呈暗红色,又称为红色梗死。常见于血管吻合支较多、组织结构较疏松的器官。如肺、肠等。六、

5、休克:微循环血液灌流不足导致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一种全身性病理过程。根据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休克可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两类。发生共同环节:微循环灌流压降低、微循环血流阻力增加、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改变。分期: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衰竭期。第二章水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一、水肿:等渗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过多。水肿不是独立性疾病,而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病理过程。积水:指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积聚。水肿液主要来自于血浆,其比重决定于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类型和机理:(1)局部性水肿(2)全身性水肿:其中营养不良性水肿的机理主要是低

6、蛋白血症。二、水中毒:低渗性体液在细胞间隙积聚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脑水肿,并出现一系列症状。三、脱水:1、高渗性脱水:以失水为主,失水大于失钠的一型脱水。原因:饮水不足、低渗性体液丢失过多。表现:患畜口渴、少尿、皮肤皱缩等。2、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的一型脱水。3、等渗性脱水:失钠与失水的比例大体相当。原因:大量等渗性的体液丢失。治疗原则: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临床上常用1份5%葡萄糖加1份生理盐水来治疗。四、酸碱平衡紊乱体液PH是因血浆HCO3-/H2CO3的比值决定的,正常比例为20:1。当小于20:1时,则为酸中毒;大于20:1为碱中毒。1、代谢性酸中毒:体内

7、固定酸增多或碱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呈现的以血浆中NaHCO3(碱储)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如:发热。2、呼吸性酸中毒:由于肺泡通气或换气不足,CO2排出困难,或因CO2吸入过多而致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增高的病理过程。3、代谢性碱中毒:由于体内碱性物质摄入过多或/和酸性物质丧失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Na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特征的病理过程。4、呼吸性碱中毒:由于CO2排出过多而引起的以血浆H2CO3浓度原发性降低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外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