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

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

ID:53818386

大小:1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7

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_第1页
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_第2页
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平果县第二小学苏兴利转载教育小故事26、逼学生提问长期被动学习的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愿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逼”。我说:“这篇课文是我学还是你们学?”学生们答道:“我们学。”我又说:“一般不懂才需要学,不懂才需要问,既然你们没有问题,我就没必要讲了。”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课文学习的进步并不是老师“讲”,而是自“问”。经过这样一“逼”,学生们都能提出一些问题。我教《故乡》时,学生们共提了八十二个问题。我还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养成“四问”的习惯。这“四问”是: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三是为什么这样写?四是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学生一旦自己提出

2、问题,便已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了,但怎样解答问题,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老师。我不急于立即给予解答,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研究、切磋,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思想的成果。例如,我讲《孔乙己》一课:师:(介绍完课文背景)好,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生A: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鲁镇的柜台“和别处不同”,是“当街的一个曲尺型的大柜台”?师:这位同学第一个提问了,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生B:我想为了说明鲁镇独特的习俗,交待孔乙己生活的环境,这也属于环境描写吧。师: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生C:老师,第一段为什么要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

3、文”?师:好,谁来帮他解答?生E:这是为了说明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了。生F:不对,我想应该是间接说明孔乙己生活的年代,因为读者从小说后面的落款日期“1919年”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那是上世纪末发生的事。师:好,出现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师:最后孔乙己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慢慢地走去了。冷漠的社会,造就了孔乙己的悲剧性格,也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自已的读后感。生:一个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生:我想用鲁迅的话来概括“一般社会对穷人的凉薄”。生:“一个无望的人和一个无望的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