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

ID:53868751

大小:2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10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_第1页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_第2页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_第3页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_第4页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榆树林子镇郑杖子村创建省级生态村工作总结近几年来,郑杖子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中心,带领广大群众全力做好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型民居,逐步把郑杖子村打造成为生态良好、文明富裕、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推进郑杖子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郑杖子村先后荣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先进村的称号。目前郑杖子村创建指标均已达到省级生态村标准,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郑杖子村位于平泉县城东北部,榆树林子镇政府西四公里处,南与兴榆线毗邻,全村共4个自然村、10个居民组

2、,512户,1950口人。有满、汉、蒙古3个民族,有耕地3500亩、果树2万株、山枣改接大枣8万株,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全村设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有党员47名,郑杖子村党支部自2005年始先后五次被省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次被评为“五个好”村级党组织,郑杖子村2010年被评为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村经济坚持以高效农业为主体,以科技兴村为后劲,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工作进程。郑杖子村村民活动中心位于村委会东边、村小学位于村委会东南40米、省级中心小学位于郑杖子村内村委会东1000米左右、医疗服务所位于村委会南边8米,四个农家小超市均匀分布在村中,村中基础设施健全,村民生

3、活便捷。榆树林子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承德哈露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畜产加工企业有承德中育畜产有限公司,其中承德哈露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位于郑杖子村内。二、取得的成效通过近年来的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布局规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全村绿化覆盖率达65%,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4%,冬季大棚式覆盖膜保暖使用达75%,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基地1900亩,农药化肥平均使用率低于全县水平,村民对环境满意度98%。(一)生态农业建设迈出新步伐村“两委”班子通过加大生态农业的宣传发动力度,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开阔视野,进

4、一步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力度。截止目前,郑杖子发展暖棚535个,冷棚200个,总面积达到1500亩,发展食用菌园区3个,其中百亩园区1个,发展越夏西红柿600亩,发展养牛园区1个,占地50亩,养鸡园区1个,4000只,仅设施菜一项全村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人均收入达5000多元,群众依托设施菜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二)环保项目建设实现新跨越紧紧抓住全县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建设和县城北移的有利契机,发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入手,引导村民树立强烈的环保意识。在农业方面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近年来,受气候干旱的影响,村中修建了灌溉设施,加强田间基础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工程;畜禽养殖方面

5、以庭院养殖为主,近年来,郑杖子村一直致力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和粪便堆肥处理设施的建设,畜禽排泄物主要采用堆肥处理,用作有机肥料,虽然并未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彻底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但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村中已经修建了十个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的垃圾池,固体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基本能够保证;秸秆的处理主要用于生物质还田和沼气发酵,郑杖子村是农业大村,经济发展主要是农业产业,温室大棚达500多,每年消化掉秸秆近村秸秆的85%,作为清洁能源的沼气发酵消耗掉5%。(三)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榆树林子新民居坐落在郑杖子村内,按照新民居“三新六有”、公共设施“五通五有

6、”、村庄环境实现“四化一处理”要求,完成了榆树林子新民居建设规划设计。规划占地20公顷,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1.85亿元,分二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住宅500余套。小区采取集中供水供热,内设村民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所、购物超市、公共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一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民居120套、农家乐6户及村民服务中心一处,该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并于今年11月组织了验收,已正式供暖,有部分群众入住。二期工程已于2010年7月份开工,工程规划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民居400套,今年9月份竣工入住。(四)农村面貌发生新变化自2004年始,郑杖子村

7、就开始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建设“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对全村主街道进行净化、硬化、美化、绿化和亮化,并安装路灯,栽植风景树;全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同时落实人员负责保洁、绿化养护,确保环境整洁美化;加快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提高电视、电话、宽带普及率和清洁能源的应用。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环境保护各项指标达标,植被覆盖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2009年村两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