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

ID:53961659

大小:1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11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1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2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3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4页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厂房工程勘察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0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勘工程编号:A-2005-044(粤)院长:赵翔总工程师:康景文深圳分院院长:齐瑞忱深圳分院总工:曾德清审核:曾德清工程负责人:刘小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0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勘工程编号:A-2005-044(粤)深圳分院总工:审核:工程负责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五年十二月十二日10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目

2、录文字部分1、前言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2.2、地层组成及其分布2.3、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2.4、场地地震效应2.5、场地地下水3、岩土工程评价与基础选型分析3.1、岩土工程评价 3.2、基础选型分析4、结论和建议图表部分序号图表名称数量单位图号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2图例1张05-044-TL3钻孔平面布置图1张05-044-PMT4工程地质剖面图6幅05-044-P1~P95钻孔柱状图13张05-044-Z01~Z206坡粉质粘土顶板等高线图残积粉质粘土顶板等高线图2张05-044-DG1、DG27土工

3、试验报告1张8水质分析报告1张10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受深圳市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其拟建的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该场地位于深圳市光明农场。拟建场地呈长方形,用地面积约8100m2。拟建建筑物主要为一层厂房。基础形式拟采用天然浅基础。本次勘察旨在对建筑物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所需的技术参数;对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分析评价,并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作出分析和建议。设计单位深圳市电子院设计有限公司对本次勘察提出以下要求:1、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

4、,岩土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以及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2、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3、查明场地内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分析场地地震效应,判别抗震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参数。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以及对混凝土、钢结构的腐蚀性。5、对基础勘探深度范围内的每一主要土层,应采取土试样、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6、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建议经济合理的基础类型,选择合理的基础持力层,并详细查明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的分布。7、本建筑物共布置钻孔

5、点20个,其中控制性钻孔6个,技术孔4个,一般性钻孔10个。8、控制性钻孔的深度为深入残积土层5~8米或进入全、强风化混合花岗岩1米,一般性钻孔的深度为深入残积土层3~5米。我院根据上述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等规范、规程进行本次勘察工作。我院于2005年12月6日进场开始野外工作,至2005年12月8日完成钻探外业工

6、作。钻探采用XY-1及XY-1A型地质钻机回转钻进,共使用2台钻机。完成主要工作量如表1。10世纪晶源设备转运厂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1勘察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测量钻孔位置及标高点20钻探总进尺m295.2取样土样组15水样组1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32试验常规土工试验组15水质分析组1本次勘察钻孔由设计院布置,钻孔实地施放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钻孔平面布置图上的钻孔位置座标进行。本报告中钻孔座标系统为深圳市座标系统,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本场地钻孔高程由已施工完的建设期办公用房±0(相当于绝对高程24.00米)转换过来,

7、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经室内资料分析整理,于2005年12月12日提交本报告书。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属低丘陵残积地貌单元,后经人工回填整平。场地紧靠光明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场地内整体地势较为平坦,高程变化相对较小。钻孔孔口高程在23.9~24.3m之间,相对高差0.4m。2.2、地层组成及其分布经本次勘察,场地内揭露的地层按地质成因划分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填土(Qml)、第四系坡积层(Qd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加里东期全、强混合花岗岩(Mr3)。 在地质成因分层后,根据岩土工程力学性质再细分为

8、若干层,现分别描述如下:2.2.1填土土(Qml)填土①:灰褐色,较松散,主要为粘性土回填而成,中间夹杂有少量草根和碎石块。该层在除ZK1、ZK3、ZK6、ZK7、ZK8、ZK9、ZK11和ZK16外的钻孔均有分布,层厚不均匀,平均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