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

ID:5411541

大小:11.24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7-11-11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_第1页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_第2页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_第3页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_第4页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燃气事故原因及预防2014年3月17日第一部分:燃气事故案例简要回顾燃气事故都经常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2010年8月23日中午13:15左右,济南市章丘明珠幼儿园食堂发生燃气爆炸事故。2009年6月20日18时20分左右,上海青浦区章浜新村内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事故造成8人受伤。爆炸致使居民楼楼梯开裂,多处墙面发生坍塌。2010年3月15日中午1时20许,武汉市武汉大道施工现场,一辆挖掘机不慎将一根直径400mm的天然气管道挖破,引发天然气泄漏,随后发生天然气爆炸,霎时腾起30米高的烈焰。2004年2月13日中午,郑州大成出租车公

2、司司机高某的出租车在加气过程中,其车用压缩天然气全复合材料气瓶爆炸。10.17瓦斯泄漏事故2008年10月17日,某安装队外分包施工人员在632居民楼瓦斯管线施工结束后,没有对改造的工程进行认真地检查确认,在2单元603室瓦斯管线敞口的情况下,将该楼瓦斯气送上,导致了瓦斯气泄漏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其它事故现场照片第二部分:安全使用燃气一、燃气是什么天然气:甲烷人工煤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液化石油气:轻碳氢化合物二、燃气特性1、易燃烧性城市燃气:天然气、液化气、煤气三种燃气的最小点火能量都较低,大约为0.19—0.35毫焦之间,液化气点火温度为4

3、66摄氏度,天然气点火温度为537摄氏度,火焰传播速度每秒可达34—38厘米。2、易爆炸性天然气爆炸极限为5~15%液化气爆炸极限为2~10%人工煤气为6~70%3、易扩散性都有很强的扩散性,燃气扩散能力越强,火势蔓延速度越快,火灾燃烧面积和破坏程度越大。4、压力供应性燃气的输配都采用压力输配,天然气、人工煤气等通常以压力管道形式输送,进入家庭时一般都小于10kPa而瓶装液化气钢瓶内约为0.2~1MPa,液态液化气变成气态时体积扩大约250倍,在燃气安全事故中的危险性远大于管道燃气。5、连续供应性管道燃气较之液化气更容易实现长期、稳定、连续的供应

4、。该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更易造成持续和大量的燃气泄漏,造成更大范围的爆炸性气体空间,使事故的波及范围扩大。三、各类燃气爆炸事故原因分析1、管道燃气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具体分析如下:(1)燃气设备、设施老化破损导致燃气泄漏埋地管道由于使用期限较长,无法经常挖掘出进行检测,当它受到腐蚀、地壳应力等作用、出现破裂损坏时,不能及时察觉。有些地下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法兰等当连接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燃气泄漏。(2)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导致燃气泄漏包括管网供气系统中安全阀、防爆阀、防爆片、泄压阀、报警系统等失灵、失效,危险区域防爆电器不防爆、静电接地不可靠

5、、防雷装置失灵等。(3)供气企业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抢险救急专业技术和专业装备。各岗位操作人员培训有死角,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建立不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不具体,没有按要求进行桌面演练和实际演练。出现事故征兆时没有相应专业人员、技术和装备进行抢险,缺乏应对灾害的能力。(4)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违章操作(5)用户违章操作、疏于监护用户在使用燃气时对户内燃气设施缺乏监护,燃气设施出现异常时没能及时向供气企业报修,致使燃气泄漏。在使用燃气过程中操作不正确,如不遵循“火等气”的点火原则或疏忽大意导致烧煮物将火熄灭,燃气外泄。(6)其它原因的个人或单

6、位对燃气供气系统的破坏如: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未与燃气供气企业会签,挖断燃气管道。燃气管道上违章建筑物占压管线以及个别人对燃气设施的破坏。2、瓶装液化石油气瓶装液化石油气具有使用灵活、应用面广、重复灌装使用的特点因此,很难在每次灌装出厂前都对钢瓶做全面系统的监管。加之使用分散,无法照搬管道燃气企业组织大规模安全检查的模式,所以液化气钢瓶的运行状况良莠不齐,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具体分析如下:(1)超量灌装液化石油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态液化气的体积膨胀相当于水的10—16倍,一旦钢瓶内完全充满液态,温度每提高1摄氏度,压力就急剧上升20

7、个大气压,钢瓶的爆破压力约为80个大气压,温度只需再上升3、4度,钢瓶内的压力就可超过爆破压力,引起钢瓶爆破。(2)钢瓶超期未检由于钢瓶超期服役,导致钢瓶的角阀、阀杆、阀根、瓶体等部位故障率和安全护具失效率显著增加,甚至不合格、报废钢瓶仍在继续流通使用,形同流动炸弹。3)钢瓶受严重腐蚀或外力作用,瓶体受损液化气钢瓶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环境造成钢瓶瓶体腐蚀严重,野蛮装卸、运输造成瓶体受损,钢瓶安全护具或配件缺失破损。(4)从业人员违章操作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岗前培训或燃气常识,对用户服务中违章操或错误指导用户操作,造成燃气泄漏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例如:在

8、室内进行液化气放散。5)错误操作行为在使用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如放倒、加热液化气钢瓶、乱倒残液等。(6)用户监护不当用户在使用燃气进行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