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

ID:54146977

大小:1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13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_第1页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_第2页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_第3页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_第4页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肃州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08年——2011年)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现状及布局调整的必要性  从2001年开始,我区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精神,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部分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教学点进行了撤并,共撤销农村小学23所。2006年,撤销清水、临水、总寨3所完全中学的高中部,学生并入城区普通高中,完成了普通高中的布局调整任务。至2007年,全区共有中小

2、学183所,其中:完全职中3所,初级中学14所(其中农村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其中农村7所),小学157所(其中农村146所),城乡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64所。全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2991人,在校中小学生51098人,其中:中学生20008人,小学生31090人。随着城乡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和城乡人口变化日益加快,学校布局与城乡教育资源、就学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学生急剧增加,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农村学校生源外流,办学规模萎缩,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影响了

3、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二是全区共有农村中小学166所,100人以下的农村小学就有76所,占到农村中小学的46%,这种“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的教育布局结构,办学规模小,师生比例失调,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城市,不能充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是我区农村中小学原有校舍多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砖土木结构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损越来越严重,从2001年到2006年,全区先后投入2.35亿元用于学校危房改造,消除危房3.

4、6万平方米,但5年间又产生危房1.8万平方米,这种状况既加重了办学负担,也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办学条件始终得不到根本改善。因此,调整全区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按照“四区一中心”战略目标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整体推进,分段实施,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以改扩

5、建为主建设寄宿制学校,加快初中教育调整,稳步推进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调整,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使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城乡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基本思路  调整思路是:中学向城区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幼儿园向乡镇中心幼儿园集中或联片办园,新增教育资源主要向城区和乡镇所在地投入。  3.基本原则  ——区乡联动,分级负责。区政府统筹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小学和学前教育布

6、局调整,区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区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做好城区学校、农村中学布局调整工作。  ——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原则上人口在2万人、中小学生在2500人以上的乡(镇)按“一乡两校”的模式办好两所学校,其余乡(镇)按“一乡一校”的模式办好一所学校。对于居住分散,上学道路偏远、交通不便的行政村可保留小学或改为教学点。办学条件和生源好的小学原则上予以保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着力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根据城市建设和城区人口分布、变化

7、情况新建或改扩建学校,以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坚持“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避免因学校布局调整而造成班额过大、教育资源紧张、生活设施缺乏等问题。把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改造、教学设施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积极稳妥,提高效益。根据全区中小学生数量及结构变化,打破城乡之间、乡镇之间、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的界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实现学校布局的最优化和资源配置的集约化、优质化。把保证入学率、普及率作为学校布局调整的底线,既要积极推进,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又要稳步实施,防止因过急、过

8、快,造成学生流失和新的上学难问题。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目标  全区学校布局调整的具体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力争到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