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doc

《项脊轩志》教案.doc

ID:54237530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5

《项脊轩志》教案.doc_第1页
《项脊轩志》教案.doc_第2页
《项脊轩志》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项脊轩志》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脊轩志》教学设计黄州区一中戴继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字词句,把握翻译要点。学习作者借日常小事表现人物音容笑貌的写作风格。2.能力目标: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借日常琐事抒发真情的技巧。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浓浓深情,启发同学们感恩的心。教学方法:启示式教学(读、思、析、练)学生活动教案:1、让学生在翻译中,积累文言字词句,把握翻译要点。2、把握景物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3、把握细节描写,反复诵读,体味情感。4、借鉴本文的写作特色,进行作文片段训练。教与学师生互动:一、导入设计李白有这样两句诗:“清水出芙

2、蓉,天然去雕饰。”是说文章要出于自然,不要刻意雕琢。好的文章往往不以华丽的词藻取胜,而是以真挚的感情打动人。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蕴含真情。朱自清的《背影》就曾打动过无数读者,今天我们要学的《项脊轩志》也是这样一篇著名的散文。(图影课题)二、解题1.解题。项脊轩,书斋名,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2.简介作者。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人。8岁丧母,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迁居嘉定讲学.世称“震川先生”。散文成就很高,有“明文第一”之誉,重视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三、整体感知1、听课文朗诵,初步

3、把握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积累重要字词。(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3(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3)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6)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的完成过程(一)、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分两部分。(参看课下注释)本文写于两个时期,“余既为此志”以前作者作于18岁,是文章主体;后文是补记,写于35岁左右。(二)、探讨主体部分。研习1——4自然段。1、问:文中哪句话是作

4、者面对项脊轩的复杂感情?(明确)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是一个过渡段,上文写“喜”,下文写“悲”。2、分析“喜”的部分,研习第一自然段。朗读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而喜?共同探讨下列问题。①问:修葺前的项脊轩是怎样的?(请读出文中原句,并归纳其特点。)②问:作者是如何处置项脊轩的?有何效果?3、延伸训练。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者在项脊轩的生活画面。(让同学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先请同学发言,然后老师小结。)②问:作者为何如此精心雕琢这样的画面呢?明确: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他的安详、宁静,也抒写了他对百

5、年老屋的特殊感情。4、分析“悲”的部分,研习三、四自然段。朗读并思考作者为何而悲?①问:文章写了哪些“悲”的事?明确:诸父分家,怀念先母、先大母,小轩遭火。3①请同学找出自己感动的细节,读并说出感动的理由。③问:作者回忆往事,为什么“悲”的感情占了主调?(三)共同探讨补记部分。研习五、六自然段。思考:文章补记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课文小结。本文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主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事的叙述,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文章在结构上布局精巧,表现手法运用准确,体现了“不

6、事雕琢,自有风味”的朴素清淡的语言风格,这给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借鉴的典范。六、随堂练习。作文片段训练:选取生活中令你感动的细节或得回忆的往事,用简洁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附:板书设计喜项脊轩先母————妻先大母——悲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