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

ID:54586534

大小:2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8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_第1页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_第2页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_第3页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点项目申请指南-国家科技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附件:“新一代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开发”重点项目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我国是世界焦炭生产大国,年产能近4亿吨,出口量占世界焦炭出口贸易总量的60%以上,是全球焦炭生产和供应的中心。但是,我国炼焦工业存在炼焦煤资源不足、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能比重大等问题,因此急需研发新型炼焦工艺与装备,以适应我国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新一代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开发”重点项目,围绕清洁炼焦工艺装备和技术进行深入研

2、究,具体指南内容如下。二、指南内容1.项目名称新一代清洁炼焦工艺与装备开发2.项目目标为解决焦化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关键问题,开发超大容积顶装焦炉工艺和装备技术,并通过系统技术集成建立示范工程,完成示范工程的运行与考核;同时,开展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和炼焦煤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大型捣固焦炉关键工艺技术与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焦炉煤气高效脱硫工艺技术的研究,为其工程化奠定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大幅度提高我国焦化行业的技术及装备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群。3.研究内容(1)超大容积顶装焦炉技术与装备开发在研究炉体结构、温度参数、供热方式

3、等对超高炭化室内焦饼加热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开发炭化室加热均匀性控制技术;开发超大容积焦炉废气循环与多段加热组合燃烧技术;基于焦炉加热系统、燃气供应系统、多吸气管系统的流体动力学机理和多点压力信息,开发大型焦炉压力精细化控制技术;研究大型焦炉关键部位的冷、热态形变特点和行为,开发炉体关键部位耐火材料;以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为基本手段,研制高结构强度、高严密性护炉铁件;研发超大容积焦炉配套焦炉机械装备,全面实现大型焦炉机械单机操作自动化,开发装煤机、推焦机、熄焦机操作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集成超大容积顶装焦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示范工程

4、。(2)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现代大型捣固焦炉工艺技术研究应用煤岩学和煤化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东北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高挥发份、弱粘结性煤为对象,系统研究弱粘结性煤和非炼焦煤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与捣固炼焦工艺的相关性,建立主要煤种特性及其结焦特性数据库,通过小型捣固焦炉配煤实验,确定主要煤种最大配入量,完成配煤工艺软件包的开发;在研究捣固焦炉装煤过程特性和烟尘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开发机侧炉门密封和烟尘捕集技术;研究开发适合捣固焦炉的烟尘预处理技术,完成捣固焦炉除尘关键技术集成和除尘系统设计方案。(3)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焦炉煤气高效脱硫工艺技术研究建立

5、真空碳酸盐脱硫系统热力学、动力学数据支撑系统,研究真空碳酸盐工艺煤气中CO2和H2S的竞争吸收,开发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包;将计算流体力学与多相流模型结合起来预测复杂吸收塔和脱吸塔内的两相流动情况,控制湍流程度,加强两相间混合和传质,实现对设备结构的验算及优化、放大研究,开发出结构合理、高效的塔内件;建立中试验证和优化平台,完成中间试验;基于现代燃烧理论,建立脱硫废液强化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型,研究加快燃烧速率、提高脱硫废液的燃烧效率和传热传质均匀性的技术措施,优化雾化烧嘴,完成以煤气脱硫废液和硫磺为原料的制酸新工艺软件包开发。4.考核

6、指标1)完成单孔炭化室高≥7m、炭化室容积≥48m3的超大容积顶装焦炉关键技术开发、总体技术集成和示范工程的建设;2)超大容积顶装焦炉示范工程单孔焦炭产能为6m焦炉的125%及以上,炉组生产能力达到150万t/a及以上;炭化室高向与长向加热均匀,焦饼高度方向温差≤70℃,长度方向温差≤60℃;焦炉炭化室炉墙极限负荷≥9000Pa;3)在同样产能条件下与6m焦炉相比,超大容积顶装焦炉示范工程炼焦全过程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40%,烟囱排放的废气中NOX不大于500mg/m3;4)完成炭化室高度>6m、单孔产能达12000t/a的大型捣固焦

7、炉装煤烟尘控制关键技术和工程方案;5)完成捣固焦炉配煤数据库,配煤中试实验和工艺软件包编制;在保证焦炭质量的条件下,弱黏结性煤和非炼焦煤配比达到65%-70%,煤种主要包含东北和华东地区的高挥发份、弱粘结性煤;6)完成焦炉煤气真空碳酸钾脱硫系统的基础数据测试、工艺包开发和关键设备的优化设计,建立中试平台,在节能的前提下,通过过程强化技术使脱硫效率达到98%及以上;7)完成利用脱硫废液和低品质硫磺生产浓硫酸的工艺软件包和关键设备部件开发,产品浓度达到98%;8)申请专利1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以上。5.项目实施年

8、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6.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项目经费总预算为6000万元,其中国拨专项经费2500万元,承担单位和示范工程依托单位匹配3500万元。三、注意事项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