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

ID:54588071

大小:354.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_第1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_第2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_第3页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ONGGUANJINGGUANLI低碳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研究。崔波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城镇化进程面临粮食安全、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道路。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时代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也是城镇化建设的最佳经济形态与发展模式。因此,在我国发展现阶段,推进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统筹构建低碳城乡必将成为未来城镇化建设的着力点关键词:城镇化低碳经济城乡统筹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探索建立有对德国各地区经济的均

2、衡发展、防个基本问题.特别是在国际经济环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以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进入中等收制和政策措施.“低碳经济”将成为及缩小贫富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入国家行列以及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这一转型的突破口13本在战后经历经济高度增的新形势下.稳步推进城镇化是保一、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与长.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持经济长期平稳发展的持久动力.启示化水平在地域间比较平衡.基本上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始于发达不存在工作机会差别所导致的人口点。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发流动.人

3、口的职业地与住所基本一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达国家不论技术、制度都走在前列。致。如表1所示,在都市圈内。中心要标志就是城镇化率比较低①在实在目前国际体系中,欧盟国家、日城市与周边地区机能高度统一中现了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具心城市的昼夜间人口比率高达基本上在75%~8oo/d~更高我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116%.而周边市町村的这一数值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德国是欧洲人口密集的国家之91%:与大都市圈相比,地方城市圈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已经进入一拥有8200万人口、35.7万平方,的昼夜

4、间人15比率较低.分别为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一些学者认为.公里国土。虽然德国的城市化率超107%和95%.中心城市与其周边城我国处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过了90%,但很少受到交通拥堵、高市之间在生活机能和工作机能上有的阶段。人类历史上.在一个十几房价、垃圾围城等“城市病”的困扰。明确的分工从人口的产业结构上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德国的城市化采取了区域城市圈的看.中心城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可循。如何应对工业化、城镇化进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以中小城市为重比周边市町村低7.3%.而第三产程中的粮食安全、能源资源支撑、生城市体系的主体.

5、大中小城市均衡业就业比重比周边市町村高8.7%③态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是现阶段发展.同时完善中小城市的基础设因此.从职能分工来看.无论是大都面临的突出命题。解决上述问题,必施和公共服务.降低了城市居民的市圈,还是地方都市圈.周边地区都须将经济和社会发展同自然界的发生活成本.避免了区域差距过大和主要承担了制造业功能.而中心城展有机统一起来.根本在于生产方人口在大城市高度集中的问题这市主要承担了服务业功能2014年第7期Ⅸ亥观行睛旌*HONGG蝴NJINGJIGUANLI英国是世界城市化最早和城市约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富分化甚至文化冲突

6、等严重问题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城市化国情.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因此,要改变过去高能耗、高成本、过程伴随着:[业革命的发生而兴转移极其艰巨的根源二是城乡二低福利、单一化的乡村发展模式。按起。180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不元体制矛盾与相关制度安排.既表照低碳生产、低碳生态和低碳生活足26%:半个世纪后。城市化水平升现为城乡经济社会性质的差别.又的价值取向原则来统筹城乡建设至45%:2005年。英国的城市化率表现为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别.并在1.统筹低碳城乡土地资源利用.已达90%以上。在此过程中.也不可新的形势下出现了城乡的进一步创新低碳

7、农业生产模式城乡土地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④英国在快“断裂”⑤资源利用是统筹低碳城乡建设的基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对农业重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础。我国现阶段。城乡建设中土地利视不够。大量占用了农业土地.农业间之内.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要遭用矛盾突出。一方面。城镇建设用地不能提供足够的农产品.从而不得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全球化国际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地域空间的集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城市化对农产品环境的严峻考验。经济全球化以信聚程度较低在我国近3O多年的高的需求而大量失地农民流人城市息化为技术特征.以资本主义制度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

8、青后.城市的:业和服务业难以提供和标准控制为规则特征.以资本自壮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庄凋敝、充分的就业机会.失业现象严重:原由流动而非土地、劳动力为要素特空心化.农业生产大多由留在村里有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