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

ID:54590297

大小:252.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2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_第1页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_第2页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_第3页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ext_Ie识Ac器ce料ssoriesVo1.40SupplementJun2013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的措施周惠屏,赵巧妮,戴宏高(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38)摘要:为了减少涤粘混纺纱线的疵点,总结了生产的要点与难点;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在开清棉工序采用短流程配置,并遵循“多松少打、少落多梳、充分混和”的工艺原则,重点解决粘胶纤维的分梳问题;通过优选并条、粗纱工序牵伸、隔距和加压的工艺配置,保证了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均匀混合、同步牵伸;指出T/R品种应根据纤维性能设置不同清梳参数,粘胶纤维应

2、采用纯棉品种梳棉工艺,并粗工序应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小牵伸倍数的工艺原则,细纱工序适用微处理胶辊,较大压力和较大的后区罗拉牵伸,络筒要保证电子清纱器灵敏度好,合理设定电清门限,同时,要加强基础管理。关键词:涤粘混纺纱线;疵点;牵伸;速度;隔距;纺专器材;成纱品质中图分类号:TS101.91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634(2013)S1_0038—04可纺性能佳;但是,成纱小疵点多又影响坯布出厂品0引言质,并增加修织洗难度。为了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我公司生产的T/R混纺纱线是以涤纶为主体,我们通过

3、优化工艺设计,积极采取各项技术措施,疵混入一定比例的粘胶纤维,其混纺织物既保持涤纶点得到有效控制,使该产品得到用户认可,成为我公纤维挺括、悬垂性好的优点,又兼一定的吸湿透气司主要的创利产品之一,现将减少成纱疵点的技术性,布面光洁、手感滑爽、有毛型织物的风格。由于措施介绍如下。其价格相对便宜,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抗皱免烫1T/R品种的原料性能、疵点类型分析性,易洗快干,适合做高档时装面料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1.1T、R原料物理性能由于涤纶、粘胶化学纤维无杂质、籽屑等有害疵T、R原料物理性能见表1。点,所以成纱

4、条干CV值、千米棉结低,单纱强力高,表1T、R原料物理性能涤纶、粘胶纤维长度尺寸大、整齐度好、线密度剖析,属于纱条未牵伸开的竹节达50以上,在显适中,但是强度、回潮率、染色性能差异大。在生产微镜下观察可见扭结紊乱的多为粘胶纤维,因此清中,清梳工序采用单独的工艺路线,清花、梳棉单独梳工序应重点解决粘胶纤维的分梳问题,并粗工序成卷成条,在并条并合,以保证两种成分的混纺比准应保证两种不同性能的纤维均匀混合、同步牵伸。确,避免色差、染色不匀问题。2优化工艺设计1.2疵点类型分析通过在电子清纱器上掐疵、从布面挑疵分析,

5、发2.1开清棉现竹节疵点较多。对其长度、形状、色泽、附入特点2.1.1开清棉工艺流程和工艺配置原则开清棉应采用短流程配置,并遵循“多松少打、收稿日期:2012一ll一13少落多梳、充分混和”的工艺原则,工艺流程为:作者简介:周惠屏(1964一),女,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A002C型自动抓棉机一A006B型混开棉机一AO36事纺织生产、质量监控方面的工作。第4O卷增刊缎器2013年6月Text.1eAccessories型梳针滚筒开棉机一AO92型双棉箱清棉机一AO76纺粘胶纤维时打手速度低,疵点及成纱千米棉

6、型单打手成卷机。结少;相反,纺涤纶纤维采用较高的打手速度,成纱2.1.2设备速度、隔距与成纱质量的关系质量好,10万rn纱疵个数少,另外棉箱储棉量保持首先,A002C型抓棉机速度适当提高至960在]/3~1/2,防止过多翻滚造成束丝。粘胶纤维回r/min,小车运行速度加快至35.9m/rnin,做到少潮率大,输棉不畅,故将风扇转速调到1300r/min,抓、勤抓,增强混合效果;其次,A006B型混棉机的A076型单打手成卷机打手至天平罗拉隔距由9.5角钉帘速度从95m/rain提高至119m/min,与输mm

7、增大到12.7mm,避免纤维损伤或击落后扭结棉帘线速比保持在71:1,以发挥角钉帘对棉束的成束丝。撕扯作用。2.2梳棉Ao36型梳针开棉机打手是开松的主要机件,其分梳工艺参数是决定棉网质量、提高纤维伸直速度高低对开松、混合至关重要。由于涤纶纤维弹平行度的关键因素;如果工艺设计不当,使须条纤维性好、强力高,粘胶纤维弹性差、强力低;所以应针对排列紊乱、束纤维比较多,在牵伸区中不易控制将产原料性能差异设置不同打手速度,表2是A036型生较多的棉结、竹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对比试验。开棉机在不同打手速度下T、R纤维成纱

8、质量对比。2.2.1生条定量试验表2不同打手速度时的成纱质量对比将粘胶生条定量减小后纺成纱,成纱质量对比见表3。项目粘胶涤纶生条定量减轻后的锡林梳理负荷减轻、梳理细致,纱疵、棉结减少。2.2.2工艺隔距试验由于粘胶属纤维素纤维,性能与一般合成纤维相比差异较大,参照纯棉品种工艺对粘胶进行试验,结果见表4。表3生条定量减小前后成纱质量对比锡林一盖板隔距减小,加强了两针齿作用,可以好。另外,梳棉机附加分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