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

ID:5467680

大小:278.50 KB

页数:173页

时间:2017-12-13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_第1页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_第2页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_第3页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_第4页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讲稿精神病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神病学讲义绪论一、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指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二、精神病学的任务是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的规律以及治疗和预后的一门学科。三、精神卫生及任务是在精神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1、精神病学的任务。2、研究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影响。精神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各种外来的刺激因素。精神卫生应包括:1、传统的精神病学。2、广义的精神卫生(心理卫生)四、医学模式概念:是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比较稳定的思维、认识、评价或者解释的方式。人类历

2、史上有许多医学模式如: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唯物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或解释,最基本的精神是疾病的发生是生物学因素引起,指标是可以测量的(生理、生化、解剖的变化等)。他认为健康的标准:躯体没有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1、它强调生物学因素的作用。2、   又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和影响。它认为健康的标准:1、没有疾病——躯体健康2、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精神健康3、正常的社会适应五、WHO宣布新千年的十条健康标准1

3、、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精力充沛)。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后巨细不挑剔(积极乐观)。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善于休息)。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抗疾病能力强)。6、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体重适当)。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眼睛明亮)。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牙齿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活动感觉轻松)。精神病学总论第一章概述一

4、、什么是精神障碍指人脑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生病理、生理和功能损害,导致精神活动(即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也称为精神症状。研究精神症状及其产生机制的科学称为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病理学。二、精神症状的重要性1、诊断精神疾病的重要依据。2、症状学的分类和研究是精神病学的重要任务之一。3、症状学是精神卫生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4、精神检查是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基本功。三、精神症状的复杂性1、精神症状表现在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2、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1)个体因素:性别、年龄等;2)环境因素以上因素都可影响病人症状表现,即使症状相同,具体表现也是

5、因人而异。四、精神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概念1、横向比:精神活动的内容是否与现实一致,2、纵向比:1)精神活动自身各部分(知、情、意)是否协调。2)个性特征是否相对稳定。3、社会接受的程度。区分精神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是否有怪异和极端行为;是否伤害他人;是否有不适当或过度的情绪表达;是否有妨害日常功能的行为。五、如何理解和对待精神症状每一精神症状均有以下特点: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的意识所控制;2)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其注意的方法令其消失;3)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4)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在精神检查中:首先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存在哪些精神症状;第二应了解症状的

6、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严重程度;第三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第四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第五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第二章常见的精神症状一、认知及认知障碍(cognition,cognitivedisorder)(一)感觉及感觉障碍:1、感觉:(sensation):指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障碍:(disordersofsensation)(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指对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或感觉阈值降低。如感到阳光刺眼,声音刺耳等。常见于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2)感觉减退(

7、hypoesthesia):指对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或感觉阈值增高。如对强烈的刺激仅有轻微的感觉,甚至完全没有感觉(感觉缺失,anesthesia)。常见于抑郁状态,意识障碍,癔症。(3)感觉倒错(4)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senestopathia)指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走感等。常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二)知觉和知觉障碍1、知觉(perception):是复杂的感受,是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