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

ID:54761049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1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提要:本工程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三层,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力等级为六级。本工程环境类别为二a,防水等级为二级  大厦地下室人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人防工程概况:  本工程人防工程位于地下三层,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力等级为六级。  本工程环境类别为二a,防水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计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平时为汽车库,按照人防主管部门的批文,战时为人员隐蔽部,按

2、人防要求设两个防护单元。地下三层汽车车库建筑总面积为平方米,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平方米,非人防面积为平方米。其中第一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隐蔽面积786m2,可掩蔽人785人;第二防护单元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隐蔽面积974m2,可掩蔽人口970人。  每个防护单元均设有三个出入口,完整的进排风系统,因条件的限制,合用一个室外主出入口。其中,第二防护单元的次要出入口,利用核心筒的楼梯进行疏散。  (二)材料:  地下结构工程采用防水混凝土,人防混凝土等级为c40;钢筋为HPB235、HRB335

3、、HRB400、预埋铁为Q235。焊条采用E43XX型、HRB400级钢为E50XX型。  (三)结构施工细部做法:  1、本工程柱、粱配筋采用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选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1》,施工同时参照《04FG02》。内外墙的竖向钢筋搭接;临空墙、防护单元隔墙配筋构造;防护密封门门框墙配筋构造;钢筋混凝土墙体连接构造;钢筋混凝土墙与非承重墙连接构造平;钢筋混凝土墙体预留洞构造详见《04FG02>图集要求。  2、门框墙四角设斜向钢筋,长度为1000mm,当墙厚≤400mm时,每角2Φ16

4、;当墙厚>400mm时,每角3Φ16。  墙、板拉接筋:  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人防顶板、底板、临空墙、防护单元隔墙、连通口、防倒塌挑檐、防核爆楼梯楼板均应设置Φ8拉接钢筋,间距  两个防护单元之间设防密门连通,相邻抗爆单元间设抗爆隔墙,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用粗砂砂袋堆垒,其厚度为500。抗爆隔墙和抗爆挡墙临战时实施。  (四)、建筑要求及做法:  工事设预留连通口,以备日后与邻近的人防工事连通。  本汽车库停放的车辆为小车,停车338辆,人防区内停车59辆。人防区内砌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m10水泥砂浆

5、砌筑。  本人防工事是整个地下工程的一部分,考虑到平战结合,人防内的装修,按平时要求进行。但人防工事的顶板不应抹灰,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扩散室及口部外的通道和房间的墙面,水泥砂浆封顶,地面按平时要求施工。  防爆波活门外侧设防堵铁栅,做法见04Fj03,P6;人防集水井盖做法见04Fj0,P48。  接地要求:底板上层周边钢筋每个角点须电焊,并沿工程宽度方向每5米焊一点,沿长度方向每10~20米焊一点,组成焊接钢网,在焊接钢网上的钢筋搭接处,必须电焊。  每扇密封门门框角铁用25*4扁铁

6、与底板上层钢筋电焊,此上层钢筋与焊接钢筋网应至少有一点电焊连接。  焊接钢筋网应有两点以上出地面供电气接地用,引出点位置,数量见各单项工程电力平面图,引出线采用40*4扁钢,若顶、底板为粱板结构,则主粱的主筋(至少两根)与板的横向钢筋点焊,每5~8m一点。  (五)、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安装运输及堆放  A、门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门框支撑面的平整度偏差不应超过1mm;每边不平整部分累计的长度不应大于该边长度的20%,且应分布在2处以上;门框四边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长边的2‰。  2、门扇钢

7、框与钢门框应贴合均匀,其间隙不得大于2mm;每边不贴合部分累计的长度不应大于该边长度的20%,且应分布在2处以上。  3、铰页、闭锁安装位置应准确;上、下铰页同轴度偏差不应超过两铰页间距的1‰,且不得大于2mm。  4、双扇拱形防护门的上、下两端与门框之间,均应有50mm的间隙。  5、门扇应启闭灵活。  6、在门扇外表面应标示闭锁开关方向。  B、密封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密封条接头应采用45°坡口搭接,每扇门的密封条接头不得超过2处。  2、密封条应固定牢靠,压缩均匀;局部压缩量允许偏差不应超

8、过设计压缩量的20%。  c、防护设施的包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类防护设施均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防护设施的零、部件必须齐全,并不得锈蚀和损坏;  3、防护设施分部件包装时,应注明配套型号、名称和数量  D、门扇、门框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门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运输;  2、门扇和钢框应与车身固定牢靠。  E、防护设施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固、无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