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

ID:54952582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4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_第1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_第2页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 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习者身上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那么如何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的对老师的讲授时间进行了限制,有的采用学案导学,在这场“限讲扬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落实学的有效性,不让学走样、异样,还教学的本真。笔者认为,抓住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一、基于“学”的目标设计----行为动词的定位地理课程目标是教育部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对地理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从地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地理教学提出了基本

2、规范,是全国各地中学地理教学都应遵循的统一标准与基本要求。地理教学目标是老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所描述的目标,仅仅是达到的认知水平层次,我们需要对地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重新设计。如八上《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地理课标是这样叙述目标的“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目标行强调学习的层次是了解、理解,老师如果单纯的把句话作为目标,是很难操作的,如运用地图,运用哪些地图,运用哪些资料,都是很笼统的、概括的,我们需要把这一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设计为: ①运用“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水系特征;②运用五图分

3、总结长江水文特征; ③阅读教材46—48页,说出长江开发与治理。这三个目标具有指向性,指向学生;具有层次性,说出是了解,总结是理解;具有可观察性,学生能不能说出来,能不能总结概括出来,老师是可以观察到的,具有可检测性,针对这三个目标,教师设计学生填图、简述等测试题,检测学生是不是达成了目标。我们需要对目标的行为动词准确定位,让行为动词成为贯彻课标的有效抓手,让我们将真实的学情把握的明明白白。二、充分“学”的目标实施----行为动词的落实科学设计了教学目标,就进入如何实施目标的过程,老师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一是本节课最核心的教学目的到底是什么?二是学习者如何表现他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材料?三是如何

4、观察和了解学习者是否掌握了学习内容?四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实施具有哪些亮点?就是学生学什么?如何知道学生学了没有?如何知道学生会学了没有?如何知道学生学会了没有?就是“知识---过程---方法----效果”一体化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落实好目标中的行为动词。如《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一课,我们可以采用“视点结构”教学: I、创设情境,引出视点听唱长江之歌,感受长江的气势磅礴。 II、问题导学,凸现视点问题1、读“长江流域水系图”,说出长江水系特征(看图说出)问题2、读“长江流域水系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干湿区域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长江干

5、流剖面图”等地图,分析归纳长江水文特征有哪些?(自我总结、小组交流、全班分享)III、延伸材料,拓展视点问题3、阅读教材46—48页,根据长江水系和水文特征,结合你日常生活中了解长江一些情况,说说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小组展示,分享提升)IV、检测材料,强化视点设计填图题、绘图题,进行学情检测。 V、总结评价,回归视点引导学生总结用什么方法学到了什么样的地理知识。进行地理知能迁移,即从学习长江,迁移到如何学习黄河。在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读图、析图、读教材、读插图,学生总结、表达、标注、填绘,既有对知识与技能的落实,也有对过程与方法的历练,融有对长江的热爱和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实质是落实目标中

6、的动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三个时机”----抓住时机赏析精彩、寻找时机价值引导、等待时机画龙点睛。回头再来看看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水文特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前提是“运用地图和资料”,核心是“水文特征”,标准是“说出”,“说出”不是画出,不是看课本把长江“汛期长、水量大、流量大、无冰期”画出来即视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是运用前面学习过的五幅基本地图,让学生总结说出,这里有地理思维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地理教学环节。如果我们设计学案,让学生看书去填空,孩子们不用去思考,只是死记硬背,从老师灌转变为课本灌、学案灌,具有灵性的地理课堂变得如此死板,是对地理教学目标行为动词

7、的误解和误用。三、落实“学”的目标反馈----行为动词的抓手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检测来验证。根据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来设计相应的检测题。一是填图题、二是自绘略图、三是情境简答。总之,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我们看的是学生,“看学生干活了没有?”,而学生干活的标志就是外显可视的行为动作,所以我们一定要优化地理教学目标设计,把目标的动作指向学生,让学生在可视化的动作下达成当下目标,只有多节课真正落实当下目标,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