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

ID:54956520

大小:58.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5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_第1页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_第2页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_第3页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_第4页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宜阳名称的由来.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宜阳名称的由来                                                                作者/乔文博  0z:z+f.m+D.g''f+P/Q-@5O  目前,在洛阳管辖的九个县(市)区中,宜阳县的别称最多,除了现用名外,历史上还曾以甘棠、福昌、寿安、兴泰为县名——战国时称韩宜阳城,秦朝时称宜阳县,东魏时称甘棠县,隋朝时称寿安县,唐朝为福昌县、兴泰县,金代又复称宜阳……   频频改名,到底是什么缘故?  1i.Y5~"P#a4A!S"p.u-I  战国时代便

2、有“韩宜阳城”,其中有韩国的声音,也有秦国的身影0A.X7a$J.k  地名探源,历为地域文化所重视。但长期以来,宜阳县的县名是因“宜水”而得,还是因“宜阳山”而得,史学界向有争论,甚至还有“宜阳县的治所在今洛宁县境内”的说法。8z8?:o1C:G*o#b  你该说,这不太可能吧?1985年出版的《洛阳地区概况》中记载:“宜阳古地(今洛宁县北部)在宜水(即大宋川)之阳而得名。”同年出版的《宜阳概况》中也有这样一句话:“最早的宜阳治所在今洛宁县北部的旧县村……大宋川即宜水,而宜阳故城恰在宜水之阳,故名宜阳。”  这

3、是怎么回事?宜阳县的治所,怎么会跑到洛宁县的北部呢?  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到宜阳采访时,专门请教了当地学者乔文博。乔先生说,早在战国时代,宜阳已经得名,韩国最早在这里设县,这是确定无疑的,“最早的宜阳治所在洛宁北部”,这种说法值得商榷。$W'k3`,G:B/G*C9C:z,j$U  他说,一些人之所以得出“最早的宜阳治所在今洛宁县北部”的结论,一是对相关资料中的“大宋川即宜水”这句话,进行了断章取义的理解,没有仔细研究这句话的前后文意;二是没有全程考察宜水河道的曲折变化。  乔先生在韩城东关居住了20多年,对这一

4、带的地形非常熟悉。他说,韩城东关的北边,就是战国时期的韩宜阳城原址,现在的韩城是在韩宜阳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古代的韩城即宜阳,宜阳即韩城——这样一来,只要韩城的南边有宜水流过,就可以确定宜阳是以水得名了。#{6k2Y&E+T.y1w  c;l-X  那,现在就来看看宜水的流向。  站在韩城东关这个位置观察,宜水(又称“韩城河”)是从韩城东关的西边向南流。但跟着河道走,会发现宜水流过东关西城墙之后,又折向东方,呈东西流向,这段距离约三里——而就在这三里许的河道北侧,矗立着一座城镇,便是韩城。  到此终于

5、明白:韩宜阳城(韩城)的位置正在宜水之北!宜阳因水得名,故名“宜阳”。一个县名的来历,竟来得如此曲折!相信现在许多宜阳人,并不知其中还有这么多的考证。乔先生说:韩国最早在这里设宜阳县,从此天下有了“宜阳”,作为宜阳人,应该感谢韩国。而到了公元前230年,秦派大将甘茂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国丢掉这一西部重镇后一蹶不振,最终为秦国所灭。所以在宜阳县名的背后,既有韩国命名宜阳的隆重仪式,又有秦国攻破宜阳的战斗鼓声,强大的秦国军队,先是用长戈对准宜阳,然后占领,然后命名,仍设宜阳县,留下了强秦东来如虎的剽悍身影

6、。)Y1T"(J$B9]3D  东魏天平年间始置甘棠县,宜阳多了一个曾用名2f;a6B-s%M,]&x  东魏立国,已经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个短命的王朝,倒是很会利用历史,很会用典——因为这个“甘棠”,与西周时期的一个政治家有关。  这个政治家便是召(读shào)公,姓姬,名奭(shì),他是周文王的第五个儿子,是周武王、周公的同父异母兄弟。他的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i%O(P3N"u:B3a  召公(亦称召伯)是西周时与周公同等重要的开国人物,也是西周参政时间最长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外

7、交家。召公历经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不仅策划参与了灭商战争,营造了洛邑,参与了征伐东夷的战斗,他还多次巡行南国,对偏远地区的民众实施教化,为开创和巩固周王朝800年基业,建立了卓越功勋。.Z(r2d0u1u7F+H)M$P"b  那么,这个召公怎么与命名“甘棠县”的事情有关呢?$A  i/N7r#L7J1z(y  在如今宜阳县寻村镇,有一个甘棠村,自古到今都生长着茂密的棠梨树(即甘棠),当年的召公曾在甘棠树下听讼,留下了“召伯听政处”(如图)。*X5k)F4O6X0A6I!s  说起甘棠村,很好找。从洛阳出

8、发,沿郑卢公路向西行车半小时,就到了。紧邻公路的甘棠村风光秀丽,气氛宁静,甘棠河从村中缓缓流过,两岸绿树成阴,三三两两的人家沿河而居,现有10个村民组,2300多人。甘棠村人最会侍弄甘棠树,还会种植番茄和青椒,这里是有名的番茄、辣椒种植基地。据乔文博先生讲:宜阳县的所有村名中,没有比甘棠村的命名更早的了。召公是3000年前的人,召公在此处甘棠树下听讼的事情,3000年前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