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

ID:54988911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5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_第1页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_第2页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_第3页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的难度、梯度新建路中学李海英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恰当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因此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能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合理的设置问题的难度和梯度就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个人认为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设计问题的情境,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逐渐的上升难度,让学习好的和学习一般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从而极大的鼓舞他们学习的兴趣。一、强调问题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问题中

2、“遐想”有效教学来自教学设计的生活化,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需要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为核心,依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畅所欲言,理性思考,让学生在问题中遐想。学会从生活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索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现场探究3、4、5个人相互握手,一共握手几次?那个人呢?”通过学生找规律的方式得到一般结论后,再进入边形对角线条数的研究。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亲身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

3、的数学思想,从具体数字到代数式的表示的“符号化”思想,把握手的同学抽象成一个点的“抽象化”思想。经历这样的体验过程后,学生在问题中“遐想”,“直线上的个点为端点组成的线段是多少条?”,“从原点出发的条射线组成多少个不大于平角的角?”“循环制球赛的场次”,“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直线的最多交点问题”,“铁路线上的不同车票等问题”学生就会自觉的应用“握手模型”来解决问题。因为学生从“生活中的握手”到“握手模型”的提炼过程中已经把握了“握手模型”的本质。实践证明在知识的探究和思想的体验中,让学生经历“生活化”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

4、理解和掌握,可拓宽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二、突出问题的趣味性,让学生在问题中“畅游”.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积极、热情的。学生才会最大化地参与课堂。创设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思维动力,是开启有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突出情境的趣味性,既能使学生聚精会神地集中于知识建构,又能提高课堂效率。拓展知识的学习深度,让师生在趣味性问题情境中相携相伴,共同营造和谐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成长。扑克牌作为一

5、种益智类纸牌一直深受喜爱,我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拿出几副扑克牌作为教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莫不是这节课教我们玩扑克牌不成?师:同学们想不想玩扑克?生(异口同声):想!师:玩扑克有玩扑克的规则:现在规定红色数字为正,黑色数字为负,J为11,Q为12,K为13,A为1,两个王为0,学生甲先抽出两张牌,学生乙立刻说出算式和结果,注意这里只能用加法计算,老师和学生甲作为裁判,算完后牌再放回去,如果乙算错了,乙再抽牌给甲算。明白了吗?生:明白。然后,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两人,一学生抽出两张牌,另一学

6、生说出算式和的结果,如是也可多抽出几组等等。接下来再开始一学生抽出三张,另一学生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再接着,一个抽出四张,另一个列算式并求出结果…….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就能摸索出简便方法:如同号相结合,互为相反数结合等等。在这个趣味性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调动了眼、手、脑、耳、口等感官,这比老师直接告诉法则的印象更深,真是教也轻松,学也轻松。让学生在问题中畅游。三、明晰问题的阶梯性,让学生在问题中“提升”在有效的问题设计中,问题应设置合理的梯度,这既是学生思维特点的需要,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针对初中学

7、生的思维水平的特征,可以采取引导思路,从特殊到一般,逐步推进的问题设计,为学生铺设递进的思维台阶。在问题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动沿着阶梯拾级而上。让学生在问题中“提升”。以《平方根》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串:问题1.一个面积是16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问题2.等式中,已知,你能求出吗?问题3.在等式中,已知,你能求出吗?问题4.在等式中,已知,你能求出吗?,可得呢,原有方法不能解决怎么办?需要引入新的运算:求平方根的运算,用符号表示为:,则。一般情况:,则可推出。一节课学生通过在不同层次的问题中“提升”,个个都成了问

8、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催生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深远的影响。只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真趣,设计问题提问才能使学生在问题中遐想,畅游,和提升,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渴求,才能促使学生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