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doc

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doc

ID:55019467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26

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doc_第1页
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幼儿教师的多重角色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别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历史上看,幼儿园主要是社会福利性事业单位,保教工作的专业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延安保育院到建国后为机关、厂矿、事业单位自己建立的幼儿园,主要功能是解除本单位职工工作的后顾之忧。这时的幼儿园教师以家属群体为主,主要满足于对幼儿的看护,其专业性处于沉睡状态。本世纪初开始的单位福利社会化将幼儿园推向了社会,幼儿园教师随之陷入专业茫然和专业无助状态。从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知水平来看,我国幼儿园教师对专业性的认识是与社会对学前教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一段时期以来,公众对学前教育是否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一度产生了怀疑,幼儿

2、园教师也对自己是否具有与中小学教师一样的地位产生了质疑。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形象、专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这既反映了社会和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形象的认识与把握,更反映了幼儿园教师集体的专业自觉水平。以下几种情况正折射出中国情境下,幼儿园教师的公众形象与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水平。  1.关于专业声誉:幼儿园阿姨  幼儿园阿姨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最常用的称谓,在一般人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帮小朋友抹鼻涕、擦屁股、哄他玩的孩子王。幼儿园就是托儿的场所,幼儿园教师就如同家庭保姆,只要照看好孩子,别出事就行。这反映的主要是幼儿园的保育特征以及幼儿园教师的保育特性,而幼儿园的教育特征还难以被体现和认识。

3、  2.关于专业形象:多才多艺的美女  在领导眼里,幼儿园教师就是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表演者,她们要在各种节日里和有领导出席的重要活动中表演。在领导看来,幼儿园教师就是充当各类场面、面子工程、彩头事项、甚至是堂会文化的表演者。幼儿园教师真正的专业性被遮蔽了。  3.关于专业性:其他教师都可以代替  我国过去的教师资格认定中,特别是部分地区在教师资格审核的实施操作中,大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中学教师,中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超编可以转岗做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超编就只能回家做专职妈妈了。这尽管有些调侃的味道,但“幼儿园教师谁都可以做”的观念在目前社会还是很盛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地位

4、还未得到广泛认可。  4.关于专业地位:“小中高”的职称称谓  “小中高”本是对小学教师中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称谓,是小学教师中的最高技术职称,它同时又成为目前幼儿园教师中最高技术职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小学一样具有独立学段的幼儿园却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只能走小学教师职称系列;高水平的小学教师也只能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得到晋升。更有意思的是,高水平的幼儿园教师在借助中学高级教师这一高级职称晋升时还得“借”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道”。透过教师职称这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幼儿园教师事实上还没有独立的职称系列,换言之,幼儿园教师还没有真正被看成是专业技术人才,幼儿园教师的专业

5、职称不具有独立性和合法性。  5.关于专业培养:工具性认知  以往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幼儿师范学校常以“艺术特长,理论够用”来描述专业的培养规格。所谓的“理论够用”是指掌握高中阶段的普通文化知识(目前事实上已很难达到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再加上“三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所谓的“艺术特长”就是强化幼师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技能、技巧。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变成了音、美、舞等综合训练专业,专业毕业汇报变成了综艺晚会、美术展览;另一方面,幼师专业成了招生日趋困难的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乃至当家专业。幼儿园教师培养方式的扭曲加剧了其专业形象的扭曲。  6.关于专业研究:理论偏

6、离实践  受观念、体制、院系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研究型大学、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定位在培养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师以及专业研究者、管理者、研究型教师,在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上,一线工作者普遍反映并不适用于实际教学工作。因而,国内一段时间内流行着幼儿园“本科生无用论”,而当下“研究生无用论”也颇有流行开来的势头。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的根基究竟在哪里?高层次专业培养与专业研究目标和方向的扭曲,导致专业根基的动摇,“谁都可以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谁都是学前教育专家”的现象大有不断升温之势。  上述幼儿园教师专业自觉、专业公众形象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实则为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现状折射出学前教育

7、专业本应具有的专业独立性、专业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专业崇高性的丧失。本本主义的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的合理性也相应受到挑战。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急需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导引和制度安排来加以改善。我国幼儿园教师的集体专业沉睡与茫然,需要专业标准的集体导引与唤醒,更需要专业责任主体作出自觉的集体自省和集体维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