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ID:55126171

大小:40.2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28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6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7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8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9页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内质监标函(2018)7号]文件通知,内蒙古大学提出《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由内蒙古大学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参与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评审中心、内蒙古包头市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赤峰市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兴安盟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芬、路战远、张向前、孙峰成、孙鸿举、李娟、

2、白岚方、王雅楠、张德健、程玉臣、薛春雷、孟繁盛、李文霞、李金龙、吕秋实、贾凯、鉴军帅、王瑞、徐显阳。二、制定本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内蒙古是我国第三大粮食种植基地,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02亿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0.55亿亩,占内蒙古粮食种植面积的50%以上。是内蒙古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扩大青贮玉米种植。根据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要求,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提供优质饲料来源,就地过腹转化增值。以缓解玉米供求过剩及我国优质饲料缺乏矛盾。内蒙古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夏季日照充足,全区各盟市拥有不同的地貌以及自然环境,内蒙古玉米

3、中早熟区包括:兴安盟、呼伦贝尔、通辽、赤峰、包头、呼和浩特市等地区,在以上地区发展青贮玉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内蒙古中早熟区玉米持续增产增效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偏低,倒伏倒折严重限制了玉米的机械化收获;另一方面相应配套技术不完善、水分和养分等资源投入不合理,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率与种植效益偏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玉米生产面临单产增幅变缓,进一步增产面临重要挑战。亟需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化作业与栽培措施配套,这是解决内蒙古中早熟区玉米可持续增产增效的根本出路。机械化作业不仅可以有效的把握农时而且可以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具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

4、农业损失、增产增收的实际效果。机械化收获作为现代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青贮玉米的耐密种植是增加产量、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一种种植方式,发展青贮玉米的耐密种植对增加农民受益、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发挥玉米的生产潜力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内蒙古中早熟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低、品质差、相应栽培配套技术差、机械化水平较低等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提高玉米产量,降低作业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持续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

5、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对指导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二、主要起草过程本研究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东华北中早熟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项目,自治区财政厅“玉米全膜覆盖膜下滴灌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旱作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增产高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内蒙古大学在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市、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等玉米中早熟区开展了玉米密植高产宜机收品种筛选及其配套栽培试验,经过多年试验和生产示范,重点考察了该区域气候条件下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机收性状及适宜的收获时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筛选出了耐密宜机收的青贮玉

6、米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总结了在该特定气候土壤条件下玉米的田间管理方法包括水肥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收获期的确定等技术指标,明确了适合内蒙古中早熟区的密植高产宜机收玉米品种栽培技术手段,具备了起草《内蒙古中早熟耐密宜机收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的理论基础。本标准由内蒙古大学负责起草,多家项目实施单位共同参与标准的起草工作并经多方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三、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技术指标的确定,是基于内蒙古中早熟区气候土壤特征,总结和分析2014年以来在内蒙古中早熟区各个试点进行的品种筛选与推广及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

7、括品种筛选试验、水肥试验、密度试验、地膜覆盖试验、品种×密度×肥料互作试验以及示范推广等试验,从生育期、产量、品质、茎秆强度、品种抗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凝练试验结果并结合实际生产,其他所涉及的有关生产资料及技术指标参照国家(部门)有关规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技术指标根据《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21962玉米机械收获》、《NY/T126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876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