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

ID:5513077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28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_第1页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_第2页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_第3页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_第4页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对比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冠脉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对比剂肾病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检查及治疗的患者306例,根据患者术后48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分别比较术前、术后24h、术后48hCysC和血清肌酐水平。结果CIN的发生率为5.2%,CIN组平均年龄较非CIN组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发病率明显高于非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组CysC水平于术后24h升高,而Scr水平无明显变化,于48h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CysC在早期诊断冠脉介入诊疗相关肾功功损害中较Scr

2、更为敏感。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血清胱抑素C;冠脉介入  中图分类号:R815R256.2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36  文章编号:1672134901009602  近年来冠脉介入诊疗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冠脉介入诊疗已成为冠心病治疗中的重要手段,碘对比剂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碘对比剂相关的并发症受到了心血管医生的重视,而对比剂肾病是其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CIN不仅提高住院成本、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死亡率,还与患者远期预后有关。早期发现对临床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观察冠脉介入诊疗前后血清胱抑素与

3、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评估CysC在冠脉介入诊疗相关肾功功损害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8月―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患者306例,男性202例,女性104例,年龄43岁~85岁。全部患者均使用非离子型低渗对比剂碘普罗胺注射液。排除标准:术前有基础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对碘过敏者,术前1周应用非甾体类药物等肾毒性药物者术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  1.2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史、血压、心率、造影剂用量,术前及术后24h、48h测定血清肌酐、血清胱抑

4、素C数值。根据患者术后48h内是否发生CIN,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水化应用造影剂前6h和应用造影剂后12h静脉滴注等渗生理盐水[1mL/]进行水化。造影剂肾病的诊断标准定义[1],应用碘对比剂后48h内血清肌酐水平升高44.2μmol/L或比基础值升高25%。并排除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因素。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  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术前术后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  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3

5、06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CIN,发生率为5.2%,其中女性6例,男性10例;年龄73.52岁±3.6岁,年龄75岁4例。与非CIN组比较,CIN组在年龄、常见伴发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方面,CIN组患病率明显增加。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CysC与Scr水平变化CIN组CysC水平于术后24h升高,术后48h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而Scr水平术后12h无显著变化,于48h才高于术前水平。非CIN组术后各时间点CysC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非CIN组术后各时间点Scr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3讨论  在冠脉介入诊疗中,对比剂的应用具有注射量大、注射速度快和动脉

6、内注射等特点,这些均是导致CIN的风险因素。肾髓质的缺血性损伤及对比剂的渗透压和化学毒性等对肾小管上皮的直接毒性作用是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机制[2]。CIN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和对比剂的剂量过多,其他因素有:心力衰竭、高血压、用肾毒性药物、高龄和贫血等[1]。这些危险因素有累加效应,危险因素越多,导致对比剂肾损害的风险越高。本研究结果亦显示,CIN组中平均年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的患病率均较非CIN组高。因此术前应对CIN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充分水化、减少造影剂的用量,对复杂病变的PCI术分次进行等进行预防。  早诊断、早发现是控制

7、肾脏疾病进一步恶化的方法之一,能逆转损伤的肾功能。目前临床上以Scr的升高作为定义CIN的终点,而Scr水平易受年龄、性别、药物及肾小管分泌、肾外排泄、肌肉组织量等多因素的影响,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Scr水平也可以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难以早期发现CIN。CysC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的一项新指标,多项研究显示它是评价肾功能早期损坏的灵敏标志物。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非糖化蛋白质,在所有有核细胞中以恒定速度产生,其血清浓度不受年龄、性别、个体肌肉量、肾前因素和慢性炎症等因素的影响,血清CysC水平主要由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