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

ID:5513973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28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_第1页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_第2页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_第3页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展示思维过程 激发学生创造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展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创造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光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思维的参与。那么,如何展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创设条件,展示思维过程  课堂上,可以利用现象、概念、特性、关系、定律、定理、公式、实验等作为展示思维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与机会,展示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展示它的来龙去脉,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时,让学生圈一圈、说一说,为什么红龙的朵数都是兰花的2倍?一个孩子说:第一小题中兰花有2朵,红花有4朵,把兰花2朵看作1份,红花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2倍;一个孩子说:第

2、二小题中兰花有3朵,红花有6朵,把兰花3朵看作1份,红花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2倍;一个孩子�f:第三小题中兰花有4朵,红花有8朵,把兰花4朵看作l份,红花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2倍。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它是学生倍概念形成的关键。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搞清了倍的意义,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引导学生走向概念的本质,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注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1.运用描述性知识,积聚小智小慧。描述性知识主要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渠道获取,它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特点。如“线段、直线的认识

3、”一课教学时,我让孩子们谈谈对直线的理解。一个孩子说:直线是无限长的,它穿过了教室,穿过了操场,穿过了街道,穿过了超市,穿过了茫茫无际的草原,穿过了浩瀚的海洋……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理解了直线是无限长的。  2.运用程序性知识,积聚中智中慧。小学数学领域的概念和规则的应用,都包含着智慧技能。智慧技能属于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相对动态的,不太容易用言语表达清楚,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会做什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教学时,我给学生提炼出计算的步骤:一扩,二除,三验算。“扩”:先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

4、大相同倍数,把除数变成末尾没有零的整数。“除”:就是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验算”:按照商乘以除数等于被除数的思路进行验算。这样的讲解,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接下来三十多分钟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练习。学生在动手练习中感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课堂效果好,准确率高。  3.运用策略性知识,积聚大智大慧。策略性知识不是“对外办事”,而主要是“对内监控”。策略性知识的作用对象不是外在的“数学事实”,而是主体的主观内部数学信息加工过程。它的基本功能是解决怎么办,如何学才最有效的问题。主要是运用适当的手段把策略学习镶嵌在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让学生

5、认识到策略的价值,使学生知道在何时、何处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策略,鼓励学生运用策略的多样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策略。  4.利用几何直观,提高思维能力。在一些实际问题中,往往通过题中信息,画直观图,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列表寻找规律,利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提倡“做数学”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操作中,实现几何直观思维的提升。  三、简缩思维,从平时培养  简缩思维是学生概括能力的一种反映,是学生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展示思维过程的一种方式,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简缩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在一年级“9加几”的教学中,通过摆小棒、画一

6、画、圈一圈让学生明白凑十法,最后概括出10加几减1,因为把1给了9凑十了,这样减缩一下,更概括好记。再如,二年级人教版“简单的搭配”一课教学时,将语文、数学、英语三本书分别送给小红、小明、小芳三位同学,有几种分法?用减缩的形式,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分法,既简捷又清晰,还不容易遗漏,不重复不遗漏,并且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地展示思维,理清问题的思路,说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编辑聂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