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

ID:55171234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30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_第1页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_第2页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_第3页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_第4页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递延所得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一说到递延所得税,大家就头痛,当然包括我自己,考注会、中级最头疼的非合并报表和所得税会计莫属。  实际工作中也是,能做合并报表,能做所得税的会计那在企业里都不是一般的会计,绝逼是个重大培养对象嘛「注:这里的重点培养不带调侃,是真心牛」。  说实话如果不深入了解一下其背后的意义,这递延所得税给人的感觉就是神仙姐姐派来折磨人的。  明明直接都可以一股脑计入所得税费用,非要搞那么复杂,弄这么多科目出来东摆西摆。是不是很烦嘛!  当然为了记住它们,老师们可是费尽心思。  记忆法宝:资产账面价值

2、小于计税基础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记住这个一个,那么其他三种按照相反的顺序来记忆。  如果没有永久性差异,那么所得税费用就等于利润总额乘以所得税税率等等。  ……  你还别说,对付考试,生搬硬套的把分录做出来,这还真有效。但是,你真的搞懂了么?是不是过几天又忘记了,看到报表上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你是不是又蒙圈了。  很多总账会计都是如此,基本平时不做这个分录,等着审计来调整,因为自己不会啊,审计调整成什么就是什么,反正也不影响公司报表利润总额数字。  长此以往,当审计不在的时候,被问及递延所得税问题时候就更不知所措了。比如老板说货币资金是自己钱我

3、知道,应收账款是别人欠我的钱这些我知道,你说说递延所得税是什么鬼?让你解释一下。你怎么办?  其实解释也简单,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是资产,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税务局不同意你所计算出来的所得税数额,而是叫你多交了一部分,就是税务局欠你的钱,未来你要减少税金流出的资源。但允许以后年度弥补回来的,所以这一部分要记个账,记账得有个科目,这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由来;同理,少交的部分,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  好了,税务局又开始看账了,咦,你账面的固定资产

4、原值是100万,你当期折旧了20万,分了5年折旧,这个不行,我税法上你这种固定资产你的按照10年来折旧,也就是说你当期只能进10万,你多折了10万。  好吧,税官,你说的有道理,我调,我扣了20万折旧后我利润总额是100万,现在你只允许我扣10万,那我利润总额就应该多10万出来,就是110万。  10万*25%=万  借:所得税费用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万  别忙,借方有点不对,你这个差异是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故名思议,就是时间差,未来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差异就会消失。比如固定资产折旧,税法要求必须用直线法折旧,如果你做账的时

5、候用的双倍余额法,那么每期算出来的折旧,税法个会计就会有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当固定资产全部折旧完之后,两种方法最后的总的折旧额其实是一致的。  对于这种差异,你这种借方做法是应付税款法,所谓应付税款法是指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的会计处理方法。  应付税款法出发点是将所得税视为利润分配而不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应付税款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长期以来被基层会计人员广泛使用。  但由于其以税法为出发点,强调财税合一的方式,带有较大的弊病。尤其在社会对会计信息要求日益提高

6、的今天,应付税款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配比性、相关性等原则的弱点日渐突出,甚至因此导致财务报告当期净利润偏离实际,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  所以说,你这万本来不是我实打实的支出,只是暂时缴纳的税款,以后期间我还要抵回来,暂时存放在你税务局,如果你全部确认当期所得税费用,就导致我当期净利润不真实,后期净利润也会不真实。怎么办?  那就放弃应付税款法,使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既然是税务局欠我的,那就是我的一个资产。我给他命一个好听的名字:递延所得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万  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过程,我们把

7、该固定资产整个折旧期间都用表格展示出来。  你看,其实不管是直接计入所得税费用还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累计合计的结果都是0,也就是说这个因为折旧产生的差异影响分摊到各期间都是暂时的,最终都是没有影响企业所得税。这就和永久性差异本质上不同。  那为什么引入递延所得税这个资产科目呢?其实就是更真实的反应企业的每个期间的损益情况,以前全部计入所得税费用的方法其实投资人不能清晰的看到净利润真实情况,都要通过附注说明来看。  3  综上案例调整两个调整事项后,所得税费用最终等于25+=万。  如果没有永久性差异万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就等于利润总额100万*25

8、%=25万。  所以最终的利润总额*税率,一定等于最终的所得税费用。如果不等,那就是永久性差异。  4  会计计算的费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