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doc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doc

ID:55193377

大小:4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2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doc_第1页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永登县大同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2014—2015学年度第_一__学期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主备人:授课时间:班级:9.学生姓名:教师评分:__________辅备人:教研组长签字:教导处签字:课题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课时1课型新授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订正补充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的导电性不同;2、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3、知道电阻的定义及相关术语。二、交流讨论:1、为什么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2、有人说,导体善于导电,对我们是有用的;而绝缘体不善于导电,对我们是没用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3、某同学看了图11-58,

2、不太相信铁比铝的导电性差,想自己验证一下,请你帮他想想办法,需要些什么器材,怎么验证?三、课堂检测:完成配套练习六。四、作业:课后1、2、4。重点难点电阻的定义;理想的电工材料。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订正补充一、预习课本内容,勾划相关内容同时填空并记忆:1、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填“容易”或“不容易”)2、塑料、玻璃、干木头、干燥的空气是;纯净的水也是绝缘体。所有的金属都是;另外,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也是导体。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3、同一种物质的导电性并不是。在、、等条件发生变化时,绝缘体有可能变为

3、导体。4、常见的半导体有、、。5、和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6、电阻是表示物理量。电阻的符号为:,国际单位为,单位符号为:。概念复习订正补充概念复习订正补充1、电源的定义:能够向用电器的装置。2、用电器的定义:能够把转化为的装置。3、开关的定义:在电路中的装置。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的状态。4、组成完整的电路需要有、、、四部分组成。5、通路的定义:的电路。6、断路的定义:的电路。7、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的电路。1、串联:把电路中的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方式。串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即: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之间相互是有影响的。2、并联:把电路中的元件

4、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的方式。并联电路的特点:在并联电路中一个支路的某一处断开,其他支路的用电器。即: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互相没有影响。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就说这个物体带了电。规定用的电荷叫正电荷。2、规定用的电荷叫负电荷。3、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4、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带电体所带的电荷。5、失去电子的物体带,得到电子的物体带;失去电子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得到电子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本领。(填“强”或“弱”)6、静电可以利用,我们可以用它来、、。静电会对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带来危险,为了防止危害的发生,我们一般怎么做?。7、用细线悬挂

5、的两个通草球相互排斥,则(    )A.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B.它们一定带同种电荷C.它们之中只有一个带电D.它们可能都不带电1、电荷的形成电流;规定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的符号为:;电流的国际单位为:,它的符号为。2、电流表的符号为;电流表表盘中央字母为;安培的符号为。3、观察图11-35,电流表的量程有和两个量程;同一表盘上的同一位置,大量程对应读数是小量程对应读数的倍。4、电流表的用法:(1),使用前调零;(2)电流表要联在电路中;(3)不知道电流大小,测量时要采用大量程试触法(先接大量程,用瞬间闭合再断开的方式,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从而选择合适

6、的量程)。(4)读数时视线要与表盘;(5)绝不能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6)电流表在电路中看作导线。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路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就能形成持续的。电压的符号为:;电压的单位为:,单位符号为:。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为;家庭电路的电压为;动力用电电压为。2、电压表的符号为:;电压表的量程有和。同一位置,大量程是小量程的倍。(参考图11-45乙)3、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要与用电器联,并且要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4、无法估计电压时,要采用大量程试触法。5、识别电路时,电压表在电路中视做断开,电流表视做

7、导线。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的是电源电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1、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2、并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课后反思成功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