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ID:55273952

大小:442.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3页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4页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卷第2期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1.15,No.22O15年6月Journalof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Jun.,2o15投稿网址;http://xb.njit.edu.cn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陶爱荣,潘彩霞,丁永健。,蔡宁(1.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南京,211167;2.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江苏南京,211188;3.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德国马格德堡,39124)摘要:以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为例,采用走访师生、听课、进实验室、接触企业、查阅文献等

2、方式,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对相关信息作了综合分析,了解了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部分现状及优势,并结合国内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实际状况,做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5l;G64如何提高中国应用型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水一、背景平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自我完善,二是向高手学习。当今世界,德国的工科教育应该是顶级水平在经过了三十几年的世纪跨越式大发展之后,的,这也正是德国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进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德国的高教体系中,有一类学校叫Fachhochs—

3、一个重要任务是对各类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进chule,即应用技术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应用型工科行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争取早日使中国由制院校[7-11]。本文研究团队于2015年初进入德国马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当中国人在发奋图强、提出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做访问学者,在进行科研工作“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的时候,传统的制造的同时,与德国导师丁永健教授共同关注、探讨了强国德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前瞻的眼光,提出德中在工科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得到了一些有益了“工业4.0”的概念,把这个概念定为国家战略,并的启示。且在实践中迅速推动,这可以从2015年汉诺威工业产品博览会现场

4、直接感受到。头号科技强国美二、观察与思考国同样也在重视制造业,美国政府提出高端制造业本文选择了师资、毕业率、实践环节、课程设回流计划,并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互联网化的制造置、流动性、就业观等指标,从不同侧面对德国应用业平台计划。一时间,制造业成为大国争夺的焦点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与中之一。谁将胜出,目前很难下结论,但竞争注定将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非常激烈。工科类人才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师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认为,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对于高校来说,广义的师资包括全校教职工,养质量是制造业竞争的基石I1]。通常有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一线教学人员等。这新中

5、国的工科院校在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里重点关注一线教学人员的状况。面临着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如何抓住机遇,提高1.德国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课题。根据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一线教学人员主要由教中国教育部的规划,中国的工科院校大体上分三授构成,且是终身制。5%~10%的教学任务由类,即研究型院校(“985”及“211”院校为主)、应用校外(工业界)研发人员兼课,一方面弥补校内人手型院校(省属院校、二本院校为主)、职业类院校。不足,一方面也借此加强和工业界的联系。每个院要全面研究整个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的教授岗位数是根据工作量进行评估,然后由政庞大的系统工

6、程。本文选择了其中的应用型工科府核定,核定后数年内是固定的。这意味着,进人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策略采取“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形式,当有教授退收稿日期:2Ol5-05—28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改基金项目(ND2014JG03)作者简介:陶爱荣,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绿色建筑和新能源。E-mail:tar2005@163.tom引文格式:陶爱荣,潘彩霞,丁永健,蔡宁.德中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L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15,15(2):61.65ldoi:l0.13960/j.issn.1671—3753.2015.02.016l62南京工

7、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月休,空出名额了,才可以招聘新教授。德国所有教性的文章、多一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努力也许更席都是面向全社会招聘,意味着本校的年青学者不重要,这对培养高质量的工科学生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能直接转为教授,需要和社会人才共同竞争。具体(二)毕业率要求有很多,其中硬性指标之一是必须具备博士或1.德国模式同等学历,且有不少于五年的工作经历(其中三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采用“宽进严出”的模式对在校外企业)。符合条件的竞聘人员参加由教授、学生进行管理。由于德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普及,大助教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