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pdf

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pdf

ID:55275035

大小:175.1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pdf_第1页
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间药效试验.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田问药效试验李希清温涛潘兴东(1.黑龙江省林甸县种子管理站166300)(2.黑龙江省林甸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1663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及试验结果。关键词: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大豆根腐病;防治1试验目的3级:主根上病斑面积在1/4~1/2左右;明确不同用量的福建省莆田市友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5级:主根上病斑面积在1/2—3/4左右;的l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

2、浮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7级:茎基和主根上病斑连片形成绕茎现象,但根系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安全性,为登并未坏死;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9级:仅根系坏死,地上部萎蔫或死亡;2试验条件3.5药效计算方法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大豆根腐病(Rhizoctoniasolani)。大豆黑农49。病情指数%=星墼×·oo2.2环境条件调杏总株数×9’’⋯试验地在林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园区进行,土防治效果%=堕垦×oo壤类型:碳酸盐黑钙土,有机质含量:30g/kg。pH值:7.6,土壤肥力中等。5月5

3、日播种,5月19日出苗。前茬整地情7兄前茬大豆,原垄播,播种方式:垄上双行播种,采用垄作,3.6对作物的直接影响株行距7.5×6.5cm。大豆出苗后田间观察,各处理出苗整齐,平均出苗率3试验设计和安排在90%以上,各处理区作物均未发现死苗、药害发生。3.1药剂3.7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试验药剂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测产结果表明,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福建省莆田市友缘实业有限公司;对照药剂25%多·福悬衣剂防治大豆根腐病大豆增产效果明显,提高了大豆品质。浮种衣剂,黑龙江省五常农化技术有

4、限公司。4结果与分析3.2试验处理及种植方法生物统计分析方法:试验数据f平均防效),经过反正(1)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制剂量药弦转换,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种比1:70;(2)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制4.1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剂量药种比1:80;(3)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种衣剂制剂量药种衣剂制剂量药种比1:90;(4)对照药剂25%多·福悬浮种比,1:70、1:80和1:90处理,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出苗后衣剂制

5、剂量药种比1:70;(5)不施药对照。共5个处理。重10d为2.68%、3.16%和3.15%,对照药剂25%多·福悬复4次,总计20个小区,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浮种衣剂制剂量药种比1.'70处理,大豆根腐病疴隋指数2.78%,39m。空白对照病病情指数为12.59%。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3.3施药时期和方法78.54%、74.85%和74.93%,对照药剂防效为77.88%。播前2d(5月4日)药剂拌种。先称取1.0kg种子加出苗后30d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为10.65%、10.93%和入大烧杯内,再按

6、设计用量加入10.2%多菌灵·二硫氰基11.48%,,对照药剂为10.74%,空白对照病病情指数为甲烷悬浮种衣剂,然后用一只手握住烧杯口顺时针方向甩36.85%。对大豆根腐病防效分别为71.03%、70.21%和转,直至药剂与种子混合均匀,杯壁内倒干净无药为止,68.82%,对照药剂防效为70.86%。出苗后60d大豆根腐拌匀阴干后以备播种。使用器械:天平、量筒、大烧杯等。病病情指数为15.o0%、15.83%和16.21%,,对照药剂为3.4调查与统计方法16.11%,空白对照病病情指数为45.56%。对大豆根

7、腐病每个处理调查50粒种子,调查各处理区大豆出苗时间,防效分别为67.O8%、65.17%和64_31%,对照药剂防效两片叶展开后调查出苗率,每个处理小区随机挖取大豆30为64.64%。株,调查大豆根腐病,收获时每个小区调查2m2测产。应用邓肯式新复极差法对大豆根腐病病指防效数据进大豆根腐病分级标准如下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0级:主根上均无病斑;4.2对大豆生长的影响1级:主根上小量病斑,病斑面积在1/4以下;大豆出苗后观察,10.2%多菌灵·二硫氰基甲烷悬浮农村实用科技信息第四、五、六积温区大

8、豆不同品种田问试验效果与探讨卢海鹏(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1400)摘要:嫩江县分别种植第四、第五、第六积温带大豆品种,经过田间观察、测量和计算,分析和探讨不同品种问的适应性、抗逆性及丰产性、稳产性。关键词:大豆;品种;第四积温带;第五积温带;第六积温带通过开展大豆不同品种试验,选择不同积温带的不同北豆43、华菜豆l号,平均亩产140.07kg,北693、黑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