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ID:5546126

大小:3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2-18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_第2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_第3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_第4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朱俊哲航海学院03041001班【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从就业总量、就业观念、就业体制、社会用人环境、学科专业结构和办学模式、就业指导等方面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如对接需求、调整结构、畅通渠道、完善体制、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等。每年的年底,社会上各种类型的招聘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和各个高校中,并且招聘会在规模上、参会单位数量上、参加大学毕业生数量上也与时俱进。然而,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招聘会背景下,求职的大学生是否

2、能真正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事实上,他们的前途还是不容乐的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由于高校多年急速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加大。尽管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扩大,但就业难的问题依然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且就业又是民生之本,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对社会而言,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就业,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于高校来说,学生没有就业,就不能说高校很好地贯彻了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服务及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不能说高校对学生尽到了应有的责任。由于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高校一方面就能全部做好的。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义不容辞

3、、责无旁贷必须做好的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一切力量共同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一)客观方面1、普通高等院校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供需不平衡自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短短几年内招生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随着2003年首批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涌向市场,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也对大城市形成巨大压力。2O02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12万人,比前一年增加67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将进一步达到280万人,比前一年净增68万人,增幅达32%。2005年将达到350万.人;2006年:全

4、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到2008年底,有100万多名大学生不能如期就业。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人数达630万2、大部分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没有根据市场所需设置专业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是一种经济资源,而是一种政治资源。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高等教育无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专业设置上,都是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基本还属于计划经济模式,投资哪一所学

5、校,开设什么专业,甚至连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师要求等都仍然是按计划进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即毕业生的就业上,不得不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即“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来促进毕业生就业。因此,高等教育入口和教育过程的计划性质与出口的市场性质产生了严重对立,市场所需.3、用人单位盲目地设置各种障碍。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多,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常常会盲目地给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设置各种障碍,如:性别、工作经验、户口、学历等等。1.2.1工作经验在用人单位设置的障碍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经验年限

6、的要求,动辄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完全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挡在大门之外,试想刚刚步入社会的莘莘学子哪来的工作经验?让我们简单计算一下这种要求的合理性。以本科大学为例,大学寒暑假一共8个假期,每个假期也就40天左右,即便把8个假期所有时间全部用来参加兼职工作也只有320天而已,如果想在繁重的学期后休整一下自己,或者在过年过节时放松一下,恐怕只能剩下200余天,就算不休息加上五一、十一等法定节假日全部加起来也不过400天,这就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别说是一些工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用人单位,要的完全是正式的工作经验而不是兼职工作经验。如果都按照现在用人单位的工作经验要求,恐怕我国每年几百万应届

7、毕业生没有一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更严重的是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在招聘有经验的应聘者,这些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只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要求在设置招聘条件,即使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也是如此。1.2.2生理条件这个条件限制恐怕是有的应聘学生永远都无法改变的,如:性别、身高、相貌等生理条件的要求,坦率地说这方面女生的境遇要比男生还要惨淡,许多用人单位有意无意的制造着性别差异,给应聘大学生就业设置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