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

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

ID:55564158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7

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_第1页
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_第2页
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啤酒发酵工艺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啤酒发酵工艺设计一.啤酒发酵概述啤酒,是夏季人们钟爱的饮品之一,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我国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是1903年在青岛由德国酿

2、造师建立的英德啤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此后,1915年在北京由中国人出资建立了双合盛五星啤酒厂。   我国小型啤酒酿造设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标志了我国啤酒装备从数量到质量的快速转变。我国小型啤酒酿造设备经过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之后,现已进入平缓发展阶段。啤酒发酵过程是啤酒酵母在一定的条件下,利用麦汁中的可发酵性物质而进行的正常生命活动,其代谢的产物就是所要的产品--啤酒。由于酵母类型的不同,发酵的条件和产品要求、风味不同,发酵的方式也不相同。根据酵母发酵类型不同可把啤酒分成上面发酵啤酒和下面发酵啤酒。一般可以把啤酒发酵技术分为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技术。现代发酵主要有圆柱露天锥

3、形发酵罐发酵、连续发酵和高浓稀释发酵等方式,目前主要采用圆柱露天锥形发酵罐发酵二.啤酒发酵材料与设备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为了提高啤酒的口味,还添加了啤酒花等。小型啤酒发酵主要的设备有过滤槽,糖化锅,热交换器,发酵罐,冰水罐,制冷机,消毒车和充满氧气与热氧化碳的气罐。其中发酵罐参数:型号:HD-ST-100L容积:有效100L规格:总高;1780mm,内径;500mm,外径;660mm,内胆;2mm,外包:1.5mm,sus304,喷金刚砂处理,,0.4um内壁抛光。加热方式:电加热或蒸汽加热。保温:80mm聚氨酯发泡。耕刀:配

4、置摆线针减速机,速比;1:23。搅拌:配置摆线针减速机,速比;1:43.三,啤酒发酵的工艺设计1.传统的发酵工艺分前酵(发酵池)和后酵两个阶段,发酵周期长(42-90天,甚至更长)已逐渐被淘汰,现在一般采用露天锥形发酵罐工艺,分一罐法,二罐法两种。一罐法是麦汁在锥形发酵罐内完成发酵全部过程的工艺;二罐法是麦汁在锥形发酵罐内进行主发酵和双乙酰还原,然后转入另一锥形罐或贮酒罐中贮酒的工艺。两种方法控制原理基本相同,比传统发酵工艺更容易用自动控制系统对发酵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控制,酿制出淡、清、爽的啤酒风格,发酵周期大大缩短(21-28天)。2.发酵过程是放热反应,利用夹套中的冷媒(酒精水、液氨

5、等)将多余热量带走。发酵的各阶段(主酵、双酰还原、降温、贮酒等)温度控制要求各不相同,不同的发酵大罐,不同的发酵工艺控制要求也有所不同,为此,对发酵温度设置了以模糊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控制经验作参考的专家智能控制系统,一般采用三段温度检测三段控制的方式(也可采用三段温度检测四段控制,小容量发酵罐也可采用二段甚至一段温度控制,具体根据用户要求),将上、中、下三个温度及其温差模糊量化为多个值,根据不同阶段的控制规则综合对上、中、下三个冷媒开关阀进行控制。由于发酵罐是一个大时滞对象(滞后时间长达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控制中本着“调一调、停一停、看一看”“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控制,以免控制量变化大引

6、起超调,避免发生结冰或大温差现象。3、啤酒的发酵过程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满罐升温、主发酵期、自然升温、还原期、快速降温、后酵期、缓慢降温、贮酒期。主发酵期:发酵旺盛期,产生大量CO2,并且随着发酵的深入,麦汁比重逐渐减少,在发酵罐内形成浓度梯度,发酵液由下向上形成对流。这一期间以控制发酵罐上部温度为主,使发酵温度形成上部温度T1<中部温度T2<底部T3的温度梯度,以加快对流使酵母充分悬浮到酒液中参与发酵,发酵是放热过程,随着发酵进行罐内温度不断上升,多余热量用夹套冷某带走。主发酵期的控制:发酵开始,自然升温阶段,温度不加控制,上、中、下冷媒阀全关,只对三段温度上、中、下进行检测指示,计时

7、进行时间控制。当升高温度接近保温给定值时,进入发酵保温及双乙酰还原阶段,专家控制系统自动进行各项参数比较、判断、分析,对上、中、下温度进行控制,优先开上部阀门,周期性开启中部阀门,一般情况下不开下部阀门。降温后酵阶段及控制:降温速度一定要缓慢、均匀,严防酒液出现结冰现象。此阶段以控制发酵罐下部温度为主,形成下部温度T3<中部温度T2<上部温度T1的温度梯度,以有利于酵母及杂质沉降,促使酒液稳定,定期排出酵母,以保证底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