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

ID:55593834

大小:46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19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_第1页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_第2页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_第3页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_第4页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立柱护板-校核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车型文件编号分析报告_零件名称_校核者_版本号_日期编制满足标准国标(欧标、美标)审核系统名称立柱护板日期2006-6-8批准项目属性(FMEA零件编号、周边配合零件清单)1、法规校核。目标值(根据目标市场确定标准,如:兼顾国内、欧洲、美国等标准):①满足国标GB11562-1994,A柱护板对驾驶员视野影响不超过6°;②满足国标GB11552-1999,立柱护板A面不得存在尖角;③立柱护板内部满足法规FMVSS201的头部伤害值要求,护板内部需增加加强筋。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总布置提供的人体眼点P点,根据GB11562-1994提

2、供的方法,作出左右A柱的截面S1、S2面,然后作出从眼点E1、E2点作出A柱的内外两侧的切线。两切线的夹角,就是A柱产生的视野障碍角,如图1-1所示。图1-1立柱护板视野校核示意图结论:如果视野障碍角>6度,则需要对A柱作重新布置。2、人机工程分析。(操作合理性、舒适性等):目标值/经验值: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带图示)结论:3、整体布置/尺寸的校核。(分析零部件布置合理性,主要涉及到车身总布置)目标值/经验值: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带图示)结论:4、运动校核:目标值:安全带调整滑道挡板在整个滑动过程中不能与护板背面的卡扣固定底座或

3、者加强筋干涉。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上极限:安全带调整滑道挡板不能与护板的固定卡座干涉,如果必须要在那个位置加固定座,可以考虑将卡扣固定底座做成中空的,避开滑道挡板,但要保证其强度,避免往车身上装的时候卡扣固定底座因强度不够而断裂,如图1-2所示。下极限:安全带调整滑道挡板不能与B上护板的定位结构或者加强筋干涉,如图1-3所示。调整滑块挡板调整滑块挡板立柱护板立柱护板图1-2挡板上极限位置图1-3挡板下极限位置结论:5、间隙、台阶、公差分析目标值/经验值:1、立柱上护板与顶棚配合,一般是护板压住顶棚边缘至少10mm,压缩量为1.5mm

4、左右;2、B柱上下护板配合间隙均匀,间隙一般为0.5mm;3、B柱下护板与前后门槛压板配合间隙均匀,间隙一般为0.5mm;4、A柱下护板与前门槛压板的配合配合间隙均匀,间隙一般为0.5mm;5、C柱、D柱与行李箱侧护板的配合间隙均匀,间隙一般为0.5mm;6、后门槛压板与行李箱侧护板的配合间隙均匀,间隙一般为0.5mm;7、护板与密封条的配合要求能包住护板边缘,过盈量一般3~5mm。校核过程及分析说明:1、把车身数据和护板数据一起装在一起,做截面检查,看卡扣与钣金、护板的配合关系是否正确;一般来说,卡扣与钣金之间的配合型面一般过盈0

5、.2mm左右,卡扣与钣金孔为间隙配合,间隙为0.5mm左右,卡扣最大处直径比钣金孔直径一般大0.6-1.0mm。如图2-1所示:图2-12、检查A柱上护板和仪表板的配合是否存在干涉,配合间隙是否均匀,一般间隙控制在1mm以内,如果仪表板发泡的话,侧仪表板与立柱护板采用零间隙。如图2-2所示:图2-23、A柱上护板与仪表板、前风挡的校核;C柱或D柱护板与后风挡的校核:把数据安装在一起,检查A柱上护板边缘与前风挡之间的距离有多大,一般在3~4mm以内;当后风档有加热电阻丝时,护板必须包住电阻丝。如图2-3所示:图2-34、检查A柱下护板

6、与仪表板之间空间是否足够、安装有没有问题,一般留有不小于3mm的间隙;如图2-4所示:图2-45、C柱上护板、D柱上护板与行李箱侧护板之间的配合、门槛压板与A柱下护板、门槛压板与B柱下护板、后门槛压板与行李箱侧护板及B柱上下护板之间配合的校核,要求间隙均匀,配合良好,一般间隙在0.5mm左右,如图2-5所示:图2-56、B柱下护板、A柱下护板与地毯的校核,一般过盈配合,过盈量控制在2mm左右,如图2-6所示:图2-67、护板与密封条的校核,护板与密封条之间是过盈配合,过盈量一般为3~5mm,密封条要能均匀的包住护板边缘,如图2-7所

7、示:图2-78、护板滑片与护板槽的左右间隙一般为1mm,安全带调高器和滑片的左右上下间隙一般为0.5mm,安全带调节手柄与护板表面的距离一般大于5mm,具体根据护板的弧度进行运动校核最终确定,如图2-8所示:图2-89、C柱、D柱安全带导向环与护板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如图2-9所示:图2-910、立柱护板与钣金,要求孔位正确,夹子与钣金孔乃过盈配合,过盈量一般为0.5mm左右;夹子固定后,钣金孔处夹子与钣金孔之间的间隙一般在1mm左右,如图2-10所示:图2-1011、把立柱护板内钣金数据、线束数据、门槛压板数据装在一起,做

8、截面线检查立柱护板与线束有无干涉,校核线束时要考虑线束是可以变形,只要立柱护板与钣金之间的立体空间足够,线束从中间经过也不会出现问题,如图2-11所示:图2-1112、A柱、B柱、C柱上护板与顶棚的配合校核,立柱护板一般压住顶棚边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