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

ID:55598050

大小:517.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20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_第1页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_第2页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_第3页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_第4页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5年1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an.,2015第42卷第l期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1.42No.1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当代语境朱光亚,黄蕾(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部,郑州451150;2.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730000)摘要:何谓哲学?对此的解释在思想界众说纷纭,但都回避不了“哲学”这个名词的发明者毕达哥拉斯,他将研究哲学的人定位于既不为名、也不为利的人,将哲学解释为“爱智慧”。亚里士多德提出研究哲学有三个条件:惊讶、闲暇、自由,这三个条件实际上诠释了毕达哥拉斯

2、对哲学的经典定义。惊讶是哲学的起因,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人对“一切存在者存在于存在之中”的惊讶;闲暇是研究哲学的条件,是一种面对哲学的纯粹向度,然而中国哲学数千年都失去了这种向度;自由是哲学的归宿,它指向了哲学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终极目标,在一种更高的层次上,体现了科学之“真”与道德之“善”,体现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殊途同归。关键词:惊讶;闲暇;自由;德性;知识;科学;民主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15)01-0028-06德,东方就不讲科学技术;但我们也不能因追求表述一、何谓哲学:毕达哥拉斯的譬喻上的精准而对中西文化的巨大分野视而不

3、见。我们我们已经无法回避一种哲学,她以“爱智慧”为只能说,这种区分是一种总体的、大约的区分。自己的本原意义,当日本人在中国的西周时期将其引传说在西方,最早发明哲学这个词的是毕达哥拉进到日本的时候,其目的是与中国的儒学相区分,斯,他在古代被视为一个技艺的大师,因为他用数来所以从Philosophy的意义上严格来讲,中国没有哲解释宇宙万物,视数为一切事物的灵魂,认为数乃构学,如果硬要说中国有哲学的话,中国的哲学只能是筑万事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毕达哥拉斯被今天的哲儒学。在下文中为行文方便,我们所称的中国哲学也学家视为自然学派的开创性代表之一,他用数的思想实指中国儒学。儒学和哲学根

4、本上就是两种不同的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同时因其强大的解释力受到尊学问,但这两种不同的学问具有相同的宇宙论起源。重。传说弗流斯在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国王雷翁恭敬所谓宇宙论,是指人类自有自觉意识开始对天地万物地向毕达哥拉斯请教:听闻你是一个技艺的大师,那等外界对象的一切看法,这些看法构成最早的知识。么请问技艺是什么?毕达哥拉斯回答:我不是什么技东方和西方,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气候条件等诸艺的大师,我只是一个爱智慧的人。雷翁不解其意,方面的不同,所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东方的宇宙论重毕达哥拉斯就打了一个譬喻:人生在世,犹如参加一点关注人和人的关系,西方的宇宙论重点关注人和自场奥林

5、匹克盛会。在盛会上有三种人:参加赛会以然的关系。由于重点关注人和人的关系,东方的学问夺取桂冠的,来做买卖的,单纯做一名看客的。这分更偏重于伦理道德;由于重点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别对应于生命中的三种人:为名而来的人,为利而来西方的学问更偏重于科学技术。_2_3如果我们说人类的人,既不为名、也不为利而来的人。只有第三种人对自然社会的自觉意识是理性的话,那么东方社会就真正为自己做了最好的选择,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来是道德理性,而西方社会则是科技理性。当然,这种思考自然,获取智慧,因此他们是爱智慧的人,即他们划分是一种大约的划分,不能说西方就不讲伦理道收稿日期:2014-07—10

6、作者简介:朱光亚(1982一),男,河南许昌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哲学博士。黄蕾(1980一),女,河南信阳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一28—是哲学家。_3毕达哥拉斯为什么在雷翁提出技艺概而拙于想象,优于推理而滞于发散。我们以英文为念的时候提出哲学概念的解答呢?不是毕达哥拉斯例看西式的语言表达,如Being起源图。的回答文不对题,而是在古希腊,最早的技艺即为哲amateacher学,技艺、哲学和科学处于一种不可分的状态。使它YouareastudentS是P们分开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对学ItisadogJ科进行了分类,哲学真正从科

7、学中独立出来。如亚里在这样一种语言系统中,主语“s”和宾语“P”都士多德科学知识结构图。是无穷变化的,而唯有从时态中抽象出来的谓词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结构图,在宇宙论“是”(Being),由于不存在于确定的时间空间之中,起源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对世界的认识得到的一是既永恒存在又永不变动的东西而成为我们的哲学切结论都视为知识,这种知识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研究对象即本体。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制科学。其中在理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彻底否认了自然哲学家在感论科学中,又可以划分为形而上学、数学和自然哲官基础上把一种有规定的事物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