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

ID:55606804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0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_第1页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_第2页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_第3页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_第4页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业有害生趋势预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林业有害生物趋势预报彭州国家级中心测报点2018年第一期2018年彭州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冬季预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营林场、各片区林业站:今冬暖冬迹象明显,有利于害虫越冬,对2018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将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冬季监测和越冬代调查,做好应急谋划与防治准备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市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结合近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防治情况及周边地区发生势态进行分析,预测2018年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4.4万亩,其中病害0.8万亩,虫害1.9万亩,鼠

2、害1.7万亩。具体种类分析如下:1、黑腹绒鼠:是我市常年发生的主要鼠害,分布在国营林场天台山、骆家山、天马寺工区和相邻的龙门山、白鹿、小渔洞、通济、磁峰等镇。该鼠主要危害柳杉、杉木、银杏、厚朴等幼林,在树干基部啃食树皮,环剥一周导至植株死亡,危害较为严重。今冬调查,在国营林场天马寺工区,黑腹绒鼠活动明显,对新造林地银杏为害仍较为严重,个别地段受害率高达60%以上。11月份施投莪术醇雌性不育剂、硫酸钡肠梗剂,人工布铗捕鼠,效果不明显。预测今年发生面积为1.7万亩,其中重度发生面积0.2万亩,主要在国营

3、林场天马寺、天台山工区;中度发生面积0.5万亩;轻度发生1万亩。防治措施有:(1)、仿生防治:采用林下投放雌性不育剂莪术醇、硫酸钡肠梗剂;(2)、化学防治:人工投放溴敌隆灭鼠药;(3)、物理防治:布鼠铗、鼠笼、粘鼠板等;(4)、人工控制: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促进幼林生长,增强植株自身的抗性。实施砍荒、除草、清洁林下卫生,改变林鼠滋生繁衍环境,捣毁鼠道,人工灭鼠。结合对被害植株进行培土、壅兜,挽救被害植株。2、菟丝子:近年菟丝子在我市天彭镇、隆丰镇、丽春镇、致和镇、蒙阳镇、葛仙山镇、丹景山镇等镇均有发

4、生,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全市发生面积达2.65万平方米,实施除治面积达2.2万平方米。菟丝子除治难度较大,目前尚无有效防治药物,防治方法以人工为主,需耐心细致清理,如除治不净,小节残留也会继续发生。2018年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加强宣传,防止人为乱丢乱扔的同时,严密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除治,发现一处,除治一处,根治一处,确保一劳永逸。3、云斑天牛:蛀干害虫,为害巨桉、杨树、构树、核桃等多种树种,降低材质,影响生长,被害植株易风折,为害较大,对成片栽植的退耕还林、工业原料林构成严重威胁。该

5、虫2年1代,以幼虫、成虫在树干蛀道内越冬,成虫5-6月出来产卵,在林中活动期约40天。卵期10-15天。幼虫孵出20-30天进入木质部,幼虫期12-14个月,8月份幼虫老熟化蛹,蛹期1个月,9月中旬羽化,成虫期9个月。该虫对巨桉幼林为害较大,随着树龄增大,树体增粗,为害下降。该虫在我市近年发生面积在1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丹景山、葛仙山、丽春、红岩、磁峰、桂花、新兴、隆丰等镇。因近年栽植巨桉、杨树大幅减少,树种更新,寄主树种巨桉、杨树面积下降,云斑天牛的发生面积随之呈下降趋势。预测今年发生7000亩,

6、其中轻度发生3500亩,中度发生2500亩,重度发生1000亩。防治方法:(1)、幼虫期采用吡虫啉、内吸磷等内吸性农药实施注干、浸药防治;(2)、成虫期组织人工捕捉天牛;(3)、卵期在产卵刻槽处捣杀卵粒;(4)、营林方面,建议营造混交林,规避杨树等易感树种。4、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发生在我市桂花镇、丽春镇、隆丰镇、丹景山镇四个马尾松林区镇,预测发生面积3000亩。防治措施:(1)、投放寄生肿腿蜂;(2)、悬挂诱笼性诱捕杀;(3)、严密监视,加强巡查,发现枯死松树及时排查,及时清除,严格防

7、范松材线虫病的入侵。5、杨树舟蛾、荨麻夜蛾:食叶害虫,主要分布在丹景山、葛仙山、丽春、红岩、磁峰、桂花、隆丰、新兴、小渔洞、龙门山等镇,预测发生面积4000余亩,其中轻度发生2500亩,中度发生1500亩,重度发生1000亩。建议采用阿维苦烟粉剂、乙酰甲胺磷粉剂喷粉或灭幼脲等喷雾防治,控制虫害的发生。6、云南松毛虫:主要分在葛仙山、丹景山、红岩、磁峰、桂花、龙门山等镇,比较分散,预测发生面积1000亩,与上年持平。该虫1年1代,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幼虫4月开始开始取食柏树鳞片,5-7月为取食盛期,幼

8、虫在高温时下树避阴,受惊时有吐丝下落习性。幼虫7月上旬老熟结茧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下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每虫可产卵约200粒。成虫有趋光性。防治方法幼虫期采取阿维苦烟粉剂、灭幼脲等农药防治,蛹期号召人工摘茧。7、楠竹绿刺蛾:2017年在新兴镇阳坪观楠竹林发生绿刺蛾300亩。幼虫杂食性,危害竹类、桃、核桃、梨、李、樱桃、杨、柳、榆、灯台等多种植物,一年发生2-3代。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6~7月,7月中下旬化蛹,8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8月底开始陆续老熟结茧,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