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doc

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doc

ID:55688613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4

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doc_第1页
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山地质地貌成因分析纵观华山风景区,包括华山主峰在内的各种景点无一不和地质地貌有着成因上的紧密联系或具一定的地质背景,它是内、外地质营力长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的地质地貌景观,每一景点都有它自己的演化历史和地质内涵。1 华山主峰的成因浅析华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指华山山脉中的五峰地区,即地处华山峪中、上游地段的东、西、南、北、中五峰。地理座标为东经110°05′,北纬34°39′。华山主峰以其“ 山尧太华府咸京”之势,“挺拔峻秀赛四岳”之态,“位居祖国摇篮黄河滨岸”之美和“自古华山一条路”之奇而著称于世。由华山山脚下

2、眺望诸峰,如百仞壁立,刀劈斧削,挺拔峻秀,更有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等险道历历在目。各峰异态,层恋叠翠,雄伟壮观。尤其是东、南、西、中四峰呈较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柱体,以400~500m的高度耸立于周围群峰之上,犹如千峰捧岳。大量地质地貌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华山主峰特殊的地貌景观是在距今约24Ma以来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表流水侵蚀等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于特定的花岗岩体上而逐步形成的。其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有地质构造、岩体性质及流水侵蚀作用等。1.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条件在华山主峰地貌形成过程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花岗岩体

3、中发育的多组节理构造和后期的新构造强烈抬升。据航空照片判译、地形图分析及实际观察得知,华山五峰区及其周围的华山花岗岩体中线状构造尤为发育,有多组断裂和节理构造。这些节理构造是在花岗岩形成时及其以后由于区域应力场的作用而形成的,它对华山主峰平行四边形柱体及苍龙岭等奇险地貌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2 岩性因素组成华山主峰区的岩性极为单一,完全由华山岩体的具有似斑状结构的二长花岗岩所组成。它是形成华山主峰及其各种地貌景观的基本条件。花岗岩岩性比较均一,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质地坚硬,由硅酸盐矿物(石英、长石和云母

4、等)组成,SiO2含量大于65%,不含或基本不含可溶性矿物,故不像桂林地区的石灰岩(碳酸盐可溶性矿物组成)和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地层(含碳酸钙较多)易进行溶蚀,而主要沿定向节理缝进行机械(物理)侵蚀破坏。另外,除了发育在花岗岩体上的平面“X”型节理及区域性断裂外,其余部分均形成致密坚硬的长方形或菱形岩块,华山花岗岩体周围的太古代古老变质岩因含铁镁矿物多而较花岗岩易遭受风化剥蚀,故确保了华山主峰基本形态的构成。1.3 流水侵蚀因素地表流水侵蚀作用是一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常与内动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一起相互作用,完成了

5、各种地貌的塑造过程,在地貌形成过程中,主要起到一个雕刻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纵观华山地貌格局,主峰区东西各发育有由南而北流向的黄甫峪河和仙峪河,各河上游支流在华山南峰南侧汇合,把主峰区环抱其中,形成四周陡峻,高入云天的主峰地貌。华山峪实际上是发育在上述两大峪间分水岭附近的近南北向延伸和形成较晚的沟谷,因侵蚀较弱而成为登上主峰的最佳通道。综合分析华山主峰区及其秦岭主峰以南非花岗岩区的地表水系分布规律不难发现,华山主峰及其周围的花岗岩分布区的水系具有沟谷窄而深、短而直、以近南北向为主、支流少而密度小、水系间距较大

6、(华山主峰区两侧的黄甫峪和仙峪间距达4km)及成网性较差等特点。上述这些特点无疑同该区新构造活动及其特征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地表流水侵蚀作用的方式和强度是由岩性条件和构造环境决定的。华山地区在新构造活动时期,发生强烈的掀斜式(北强南弱)的整体断块抬升(目前仍持续抬升),地表流水作用为了达到侵蚀基准面(在本区暂时性的侵蚀基准面为渭河和黄河河床水面),就以垂向侵蚀为主,并伴随迅速向上游溯源侵蚀作用。在其作用下,黄甫峪和仙峪除了不断加深河床外,其上游分别在南峰南面汇合并切穿。与此同时,侧方侵蚀相对减弱,最后使华山主峰区得

7、以暂时保留,形成被黄、仙两峪环抱,向北开口的围椅状地貌,并以400~500m的高度耸立于周围群峰之上。另外,在该区构造、岩性和侵蚀方式相近的情况下,为什么在华山主峰东西一带唯独主峰区居高临下,高出近500m。这除了与地表流水等剥蚀作用的差异性有关外,也可能同发育在黄、仙两峪及其南峰南侧近南北和东西向的断裂所导致的主峰区断块强烈抬升有关。综上所述,华山主峰区的地貌成因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由块状花岗岩体、定向节理和断裂构造、强烈的新构造抬升及选择性的垂向和向源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是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于花

8、岗岩体上的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