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争》观后感

《我的战争》观后感

ID:557844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19

《我的战争》观后感_第1页
《我的战争》观后感_第2页
《我的战争》观后感_第3页
《我的战争》观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的战争》观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的战争》观后感《我的战争》观后感这两天《我的战争》朋友圈热议,有很多评价用尽褒奖之词,今天带着激动的心情去电影院感受了一下,客观打分6分(因为我媳妇都看睡着了,从6下调至6分)。必须要说,我是怀着对那段历史无上的敬畏和对“最可爱的人”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的,以下说的,只是电影的事儿。整部电影镜头感太强烈了,以至于让我感觉导演在这方面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和心思,更像是一部摄影作品展,而非战争题材影片。光影运用在仓库排雷那一幕体现的比较集中,将紧张气氛揉进被光照亮的半张脸,令我印象深刻,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好了。第一人称持枪视角和枪的视角

2、多次运用,晃动的镜头伴随着弹壳的飞出和战士的倒下,给人比较强的视觉冲击。这在最后37高地一战尤为突出。在清理战壕那一幕,从枪的视角听连长粗重的呼吸声,强烈的镜头感直接把我带回了《兄弟连》第二集温特斯清理炮阵地那幕(我对这部作品评价很高)。而战役尾声张洛东背着连长一起突出重围那一幕,又把我带回了《风语者》(对这部评价一般)凯奇背着纳瓦霍人那幕。当然,如果没有那么多台词就更像了。还有很多特写镜头过于考究,很容易让观众出戏,难以全身心投入影片本身。比如影片结尾给孟三夏的特写,彩片飞落划过女主的高光的脸庞,让人感觉导演是想通过极致唯美的画面与残酷的

3、战争形成激烈的反差?问题是画面太美,以致于相比之下影片中的“战争”却没有那么的残酷了,这就很尴尬。为什么影片中的战争没有感觉那么残酷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是女人戏处理的非常拖泥带水。中国导演不喜欢让女人远离战争,总要把爱情掺和进,而往往又不能很细腻和内敛地处理感情戏份,结果就是让整部影片的节奏被撕裂,给人明显的段落感。仿佛情感戏墨迹一会就预示着接下就要有一段战争戏了,战争戏一结束,就知道女主人公又要出了似的(即使可能不是这样)。其次,朝鲜战争独特性缺失。我总感觉,如果把美军装备和制服换掉,整部影片就完全可以说是在表现另外一

4、场战争,比如解放战争或者对越反击战。从影片开头入朝列车遭遇美军空袭一幕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一点。刚刚入朝的战士,之前经历的是解放战争,他们对美军的联合作战体系并没有直观认识,而他们跳下火车没有丝毫迟疑,在缺乏对空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就能笃定朝坚固工事后的美军发起冲锋,我认为这不客观。战士是人,不是机器,他们会害怕,即使是老兵,也没经历过美军倾泻的弹雨和密集的炮火,更别提随叫随到的空中支援和从天而降的凝固汽油弹。当然,这是国产战争电影的通病,中国军人不会害怕,这个问题就不说了。为了体现抗美援朝的独特性,可以考虑加入朝鲜人民军的桥段,或者加入一些阿玛

5、尼头顶物资支援前线的镜头,他们真实存在于那段历史。更可以把“滚动的原木”(不好描述,请自行百度)和“冰雕连”(志愿军战士俯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搬上银幕,那将是多么可歌可泣的画面,让观众知道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再次,老派国产战争片烙印浓重,台词过多导致战争残酷性稀释。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由香港商业片导演拍出的电影,反而更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那种感觉(别以为我看不起老电影,相反,我看着董存瑞和地道战长大,抗美援朝我更能接受《英

6、雄儿女》,因为它很纯粹)。台词长篇大套,很多情景让人感觉有些刻意想要触动观众内心柔软的部分,结果却适得其反。年轻人不喜欢看中枪后说一些矫情的话(何况是说起没完,仿佛整个战事都因为一个人的牺牲而停滞了),如果主人公在冲锋的路上中弹,没有被人注意而沉重、孤独地倒下,我想一个慢镜头特写就足够“拿”住观众,这样处理悲情、合理,而且真实。总结一下就是,《我的战争》画面考究却没有很好地体现战争的残酷。当然,依然可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虽然还是达不到韩美那种用色调就能传达信息的拍摄水平,但看到差距,拍出自己的风格就很好了。最后吐槽一下,老爹

7、带着工团转移那一幕,小分队被河堤上埋伏的美军长时间火力压制,以致多人受伤,珺牺牲,结果过了很久,他们把之前发给每个人的“光荣弹”拿出了,大喊一句“跟他们拼了”之后,一起把手榴弹掷出,击毙击伤美军无数。那么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如果拿出光荣弹不是要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扔出去,那么为什么要喊“跟他们拼了,决不能让他们活捉我们”?第二,如果光荣弹是要扔出去的,那为什么不在最开始收到压制的时候就扔出去,非要等有人受伤牺牲呢?哈哈,原谅我吧,吹毛求疵啊。对了,最后的最后,我强烈建议把那个港台腔用其他配音换掉,从东北入朝的,结果一股台北味儿,总让人跳戏

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