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

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

ID:55813935

大小:41.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_第1页
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_第2页
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宁檬论文《我对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拙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拙见广西陆川县中学语文组宁檬2003年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颁布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从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潮的序幕。2004年开始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区都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我们广西基于各种因素,直到2012年才真正进入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其间,我虽然也或多或少地参加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也接触过各种培训的材料,但说实在的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深,知之甚少。其原因:其一是2011年之前,我们广西区还在使用传统的教材,其二,觉得时间还不那么

2、紧迫。直到2013年下学期开始上高一的按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编的教科书时,才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有了一个迫切的要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标准究竟“新”在哪里?与旧的传统标准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请允许我结合高一的教学实践和寒假期间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探讨,谈谈我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几点拙见。首先是编写教科书的教育理念不同,人才观的变化。打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一看,其开头就这样写道:“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

3、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

4、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如果要从上面概括其要义的话,那就是“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任何一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说穿了,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教育理念和教学观

5、念的更新和变化,“教育理念”是其他一切的“统帅”“灵魂”,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熟话说“观念一新天下新”,教育理念不同了,人才观变了,不仅仅是为了应试的“高分”,可以这么说,应试教育,只有“塔尖”的一少部分人才是人才。而新课程标准下,个个学生都是人才,而不是极少数学生才适合“我的这个标准”才是人才。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人才,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

6、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其次是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和结构的变化。新旧教科书拿来一对比,泾渭分明。《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文中有这样的语段“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以满足不同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

7、互动的资源网络。为了适应走向大众化的发展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机制。”从上述引文可知,“基础性”和“选择性”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和结构的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而且,具体的内容以模块设置,实行学分制,必修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最高可达14学分。”必修课突出“基础性”,选修课突出“选择性”,不再是

8、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同一标准,同一要求了。相对于中国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这种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体系,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了选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