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

《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

ID:55858769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0

《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_第1页
《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_第2页
《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颐和园》观摩课心得体会昨天听了我校陈老师执教的《颐和园》,整堂课给我的印象是思路非常清晰,获益很多,也有点滴感想。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谈点看法。一、导入简单明了,直接切入主题在板书课题时,对颐和园的“颐”字的字型作了强调,因为这个字的左边很多同学会把它写成“臣”。对开头的颐和园简介安排得也很好,引起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注重字词教学对字音、字型、字义讲得很到位,用了近15分钟。但是我想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应该自己有能力去完成字词的学习。教师只要对几个典型的、难以理解的字词提醒一下就可以了。三、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这篇课文作

2、者是按游览顺序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对于理清课文的脉络,陈老师做得很好。陈老师在学生找到描写游览路线的句子后,进一步出示了一段口头填空:作者先来到(    ),接着到了(      ),然后来到(    ),最后到了(    )。学生对课文的脉络了解得很清楚了。陈老师如果能在这时适时地进行这种写作方法的指导就更好了。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对语文

3、学习的深远意义是认识不到的。推动他们学习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学习兴趣。所以,陈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颐和园》的第二自然段时,让学生观赏颐和园长廊上的画的美丽景色。学生看到这些人物花草时,既惊奇又兴奋,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并能直观感受颐和园的美。《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要组织学习活动,又要给学生以必要的点拨、辅导。在出示走廊上的画后,陈老师提问:“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想法?想说点什么?”学生只说出了辛苦,没有深入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能干,

4、更不会产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就不能很好地解决了。其实,在讲到“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完全相同的。”这句句子时,老师如果引导学生作深入地理解,然后再去让学生读,学生会读得更有感情,民族自豪感会从朗读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了。五、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积累最后的课外拓展安排得很好,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但我觉得介绍颐和园的三绝时,让学生了解哪三绝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像讲解课文那样去一句一句地理解。以上也只是我对这堂课的粗浅认识。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其中的种种,都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钻研、去琢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