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

《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

ID:5588335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3

《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_第1页
《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_第2页
《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登高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主要的登高装置有:梯子、活梯、活动架,脚手架(通用的或塔式的),吊笼、吊椅,升降工作平台,动力工作平台。其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有:    1)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    2)支撑基础下沉或毁坏;    3)不恰当地选择了不够安全的作业方法;    4)悬挂系统结构失效;    5)因承载超重而使结构损坏Z    6)因安装、检查、维护不当而造成结构失效;    7)因为不平衡造成的结构失效;    8)所选设施的高度及臂长不能满足要求而超限使用;    9)由于使用错误或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不稳;    10)负载爬高;    11)攀登方式

2、不对或脚上穿着物不合适、不清洁造成跌落;    12)未经批准使用或更改作业设备;    13)与障碍物或建筑物碰撞;    14)电动、液压系统失效;    15)运动部件卡住。    下面选择几种装置说明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其他有关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可查阅相关的标准规定。    1)梯子    (l)首先,考虑有没有更加稳定的其他代用方法,要考虑:工作的性质及持续的时间,作业高度,如何才能达到这一高度,在作业高度上需要何种装备及材料,作业的角度及立脚的空间以及梯子的类型及结构;    (2)用肉眼检查梯子是否完好而且不滑;    (3)在高度不及5米且需要用登高设备时,由

3、一个人检查梯子顶部的防滑保障设施,由另一人检查梯子底部或腿的防滑措施;    (4)要保证由梯子登上作业平台时或者到达作业点时,其踏脚板与作业点的高度相同,而梯子应至少高过这一点1米,除非有另外的扶手;    (5)在每间隔9米时,应设有一个可供休息的立足点;    (6)梯子正确的立足角,大致是75”(相当于水平及垂直长度的比例为1:4);    (7)梯子竖框应当平衡,其上、下两方的支持应当合适;    (8)梯子应定期检查,除了在标志处外,不应喷漆;    (9)不能修复再使用的梯子应当销毁;    (10)金属的(或木头已湿的)梯子导电,不应当置于或者拿到靠近动力线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